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活跃在哪儿?

行列式-大师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被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敌占区,一部分在内地。

在内地的是二十多万东北军是当时北方装备最好的军队,战斗力也强,是当时蒋委员长弹压华北反蒋势力的主要力量。因此,在中原大战的时候,南方各地军阀在反蒋,而在北方主要就是反张,蒋和张是同气连枝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在国内舆论压力下,蒋和张都分别下野出国。但蒋下野只有几个月时间就又复出了,继续执掌南京的国民政府。张下野后,部队交给其他人暂时代领,他自己去欧洲逛了一圈,一年多以后才又回国复任。

复任之后的张学良压力很大,不仅是全国舆论,而且军队战士中大多数也想打回老家去,夺回东北老根据地。但这时候张学良的东北军已经没有了根据地,只能供委员长驱遣。而且,这时候张对蒋仍然非常信任,一切唯委员长马首是瞻。

中原大战之后,各地军阀反蒋活动暂时进入低潮,委员长也把主要任务转向围剿各根据地,南方是以中央军为主力持续不断的围剿中央根据地,北方国军围剿鄂豫皖根据地,因为连战不利,最后委员长就命张学良率东北军去围剿鄂豫皖。

东北军围剿鄂豫皖还是比较顺利的,很快就迫使鄂豫皖红军不得不决定离开大别山根据地,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所以,1933年,四方面军就率先开始长征,从河南、安徽、湖北一带,越过平汉线,转战几千里,先到了汉中,然后又从汉中南下,进入川北,并在川西北站稳了脚跟。

四方面军转战到川北的时候,东北军也在委员长的命令之下,尾追四方面军,一路进入到了陕西,张学良本人也从武汉移镇西安。而西北军当时已经衰落,留在陕西的西北军只有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实力并不强。所以,东北军很快就很顺利的接管了陕西,并将势力延伸到了甘肃。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东北军仍然像以前一样,极力围剿,希望委员长能兑现诺言,早日支持他们打回东北老家去。但没想到,中央红军当时虽然已经是残兵败将,和陕北红军合编之后也只有一万多人,战斗力却非常惊人,一交手,东北军就损失了一个师,让东北军吃了奉命围剿以来最大的一个败仗。

这之后,张学良在南京参加国民党中央全会的时候,本想寻机向委员长进谏,能够支持他早日打回东北去。没想到委员长以各种借口推脱,张学良并没有找到什么机会。而且,也是在这时候,张学良才发现,自己在委员长心目中的地位实际上已经下降了,已经从以前的同盟军变成了普通的部下。

回到西安之后,张学良也开始和红军接触,并且逐步接受了红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同时,东北军也与红军进入了停战的状态,相互不主动进攻,日常性的信息交流和往来也比较多。也是在张的坚持之下,红军的主张也逐渐从原定的反蒋抗日变成了逼蒋抗日。

后来,趁着委员长到洛阳督战的机会,张学良终于找到了当面进谏的机会,但是任凭他如何苦谏,甚至哀求,请委员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委员长还是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张学良终于绝望。于是发动了西安事变,武力胁迫委员长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在各方的斡旋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委员长却背信弃义,扣押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并进行了军事审判,张学良之后被长期软禁,先在奉化,后来转到西南,迁台时又被转移到了台湾,终委员长一生,都未能获得自由。杨虎城则直接被判刑入狱,后被杀害。

留在陕甘一带的东北军先是经历了内乱,本来留下的军中德高望重的军长王以哲在内乱中被杀,其余东北军则被打散,调往安徽、河南等战场,在全面抗战爆发初期,这些东北军在各地战场上都拼死作战,但损失了委员长不予补充,后面基本上被当成炮灰,消耗殆尽。

九一八之后被迫留在东北的东北军,也分为两种走向,一部分投降日军,后来成为伪满洲国的军队,另一部分则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坚持抗日,也就是当时东北大地上风起云涌的各种抗日军队,但相互之间并无统属,又分为很多派系,虽然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并未改变当时的局势。

在东北的抗日武装中,有一部分在日军压力下,被迫撤退到苏联境内,其中三四万人经苏联的远东、西伯利亚,行程万里,想取道新疆,回到内地,和内地的东北军汇合,继续抗日。但正好碰到新疆政局动荡,金树仁正在危及之中,盛世才就以中央军委会的命令让进入新疆的三万多东北军留在了新疆,帮助他们抵挡马仲英等势力,为盛世才在新疆站稳脚跟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站稳脚跟之后,盛世才就对留在新疆的东北军进行了整编,分散部署在新疆各地。1944年,盛世才决心放弃亲苏联立场,转而投向委员长怀抱,对新疆境内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进行了清洗,这些东北军被卸磨杀驴,一万多人被杀,余部基本上分散部署在各地的军队中。

进入新疆的这部分东北军,很大程度上就是把张学良率领入关的二十多万东北军的命运重演了一遍,先是被别人利用,用完之后又被卸磨杀驴,而且杀的套路也都一样,分散部署,切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让他们不再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萧武


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奉军改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张学良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退到了关内。留在东北的东北军一部分参加了“江桥抗战”,另一部分则变成了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个成分很复杂,各种身份都有)。

(少帅)

1933年“热河事变”时,东北军何柱国部奋起还击,而东北军万福麟和和汤玉麟,一个后撤一个不战自溃,最终导致热河陷落。张学良被迫通电下野,出国考察。东北军被改编为第51(军长于学忠)、53(军长万福麟)、57(军长何柱国)、63(军长冯占海)、67(军长王以哲)5个军。

(于学忠)

1934年张汉卿被任命为鄂豫皖“剿总”副司令,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了围剿。接着又担任了西北剿总副司令,1936年发动了“西安事变”。



(何柱国)

抗战全面爆发后,东北军再次被整编。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57军,军长缪澄流等4个军。这次整编之后,东北军的实力被削弱,每军下辖2个师,每师下辖2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整编之后,走上了抗日战场。


历史军魂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少数留在了东北,这其中一部分选择投降了日伪,成为了伪满洲国军队,一部分转战白山黑水,成为了东北抗日的主力。而东北军的主力20万关内部队,则由于失去了老根据地,只能听凭蒋介石差遣,先是被派到了鄂豫皖根据地围剿红军,而后四方面军长征后,又一路追杀到了陕西,在红军长征会师后,张学良由于屡次向蒋介石进谏请求他支持自己打回东北而遭拒绝,最终联合杨虎城和红军发动了必将抗日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被判刑而后刺杀,张学良被软禁一生,而东北军则被派往全国各地进行抗日,最后因为老蒋的卸磨杀驴政策,终成为炮灰被消磨殆尽。而我今天要讲的是东北军其中一部辗转腾挪取道苏联入新疆的故事,还望各位看官喜欢。

1931年之后,留在家里的东北军余部组织起了一只东北抗日义勇军,在高峰期,这只部队规模一度发展到30余万人,后来在日寇的地毯式轰炸和集中围剿下,弹尽粮绝的抗日义勇军不得已退回到了苏联境内。1933年初,经过国民政府和苏联的协商,这只东北军部队三万余人搭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在阿亚古斯下火车转道新疆塔城边境巴克图口岸后回国,那么这只命运多桀的东北军部队到了新疆之后又经历了什么呢?

东北军进新疆后,先是被金树仁利用来对付伊犁的张培元,而后被卷入了盛世才的政变之中,善于伪装的盛世才打出“建设新疆,收复东北”的口号,笼络了大批的东北军官兵。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援华抗日期间,为了保证物资的运输通畅,需要建设一条西北国际大通道,而在新疆境内就规划有1530公里,根据设计,沿途不禁要修公路还要修扩建机场以及航空战和沿途接待补给站,这条通道要穿越沙漠和天山,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几乎完全只能靠人力,而东北军的加入使这条通道在一个月之内就竣工,在施工中数百名东北军将士魂归天山。

盛世才虽然是个独裁者,但是其利用东北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将新疆四分五裂的局面平定,先后消灭了所谓的“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和“回教国”,一举统一了新疆各部,而在此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东北军也逐步沦为了其盛世才的工具,在初步平定了新疆后,盛世才就开始了分化瓦解东北军的阴谋,他先是对东北军进行了血腥清洗,杀害了一万多名东北军将士和数十名高级将领,而后又取消了东北军师旅建制,下降为团编制。而在这些部队中,东北军人数从刚开始的占9成逐步下降到了后来的不足三成,最后还将东北军各部分散驻防,彼此隔绝联系,到1944年国民党接管新疆,东北军在十年时间内已经被消耗殆尽,死的死,伤的伤,更有甚者沦为了街边乞讨的乞丐,让人唏嘘不已!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一波,谢谢!


军史吐槽君


先说前传,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分布在两个区域,精锐主力被张学良带进山海关,部署在平津华北一线,大约17万人。因为一年前的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支持蒋介石,率兵入关“武装调停”蒋冯阎的中原大战。



冯阎崩盘下野,蒋介石取得最重要的一场胜利,对张学良自然恩宠有加,升少帅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和北平政治分会老大,把整个华北的地盘交给了张学良,所以之后少帅就常驻北平,对东北的事情掌握不够。

留在东北三省的东北军大约11万人,以及一些地方部队,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日军主要进攻的是辽宁和吉林两省,两省东北军接到不抵抗命令后大部南撤到锦州附近,一部做了汉奸,比如吉省东北军参谋长熙洽和洮南镇守使张海鹏等。



黑龙江省东北军在马占山领导下进行了抵抗,著名的“江桥抗战”就是他指挥的,终因孤军作战而失败。再之后是苏炳文的海拉尔抗战,失败后余部经满洲里退入苏联被缴械,黑省成建制的东北军就算没了。

1932年初,日军攻取齐齐哈尔后掉头扑向锦州,张学良再次不战而撤,将东北军全数撤进关内,这时的东北军分为两坨,平津一拨,热河一拨。1933年,日军扫荡热河并推进到长城沿线,热河东北军头目汤玉麟望风而逃,这样东北军全部集中到山海关至古北口的长城以南和平津地区,去掉逃跑途中损失的和被日军消灭的,杂七杂八大约还有22万人。



东北和热河丟失,全国一片骂声,为平息舆论,蒋介石叫张学良请辞本兼各职,去国外避避风头,1934年回国后,老蒋给他个鄂豫皖剿总副总司令的职位,驻武汉,东北军绝大部分开到鄂豫皖打红军,打得也不怎么样。

红四方面军长征离开根据地后,老蒋再次折腾东北军,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总副总司令(总司令都是蒋兼),驻西安。东北军又从华中调往西北,进攻陕北红军,损兵折将。

损失的部队军政部也不给补充,张学良终于急眼了,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度度狼gg


1928年底,奉系军阀张学良宣布归顺南京国民政府,所部奉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总兵力约30万人。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张学良率东北军精锐11万人入关,占领平津等地,从此再也没回到过东三省。次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下令将在东三省的部队撤回关内,除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和其他一部分边境驻军,大部分东北军部队撤入关内。此时的东北军下辖第51、53、55、57、63、67军。

随后在日本步步逼近、全国舆论声讨下,国民政府命令东北军在热河迎战一路南侵的日军。憋了一肚子气的东北军拉开阵势本想在此与日军决一死战,只可惜由于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致使东北军战线一处被破全线动摇。热河失守,张学良被迫暂时离职。东北军同时也撤销了第55军番号,部队减员至26万人,仍然驻防于华北。

1934年张学良复职后曾率东北军进入鄂豫皖和陕甘与红军作战,遭受重大损失后逐渐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在进步人士的影响下开始与坚决主张抗日的红军合作。

1936年,面对国民政府向东北军提出的剿共和东调福建两个选择,早已被“不抵抗”罪名压抑甚久的东北军官兵情绪瞬间爆发,随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东北军所属第49、51、53、57、67军和骑兵第1军全部调入各大战区,走上了抗日战场。

第49、57、67军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会战,51军参加徐州会战,均付出巨大的牺牲。53军则转战大江南北,最后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入缅作战。还有一些零散的师、团加入八路军,最后实现了打回老家的夙愿。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九一八发生时,日本关东军的攻击发起线不在边境!兵力并不数量占优,第二师团及一个独立守备队。总兵力约10300人。其中,第二师团的师团长是多门二郎中将,司令部设在旅顺。下辖两个步兵旅,步兵第三旅团(司令部在长春)和步兵第十五旅团;另辖一个骑兵第二联队和野炮兵第二联队,共约2.7万人。那么,这时的东北军又有多少人呢?东北军当时是全国人数最多、装备最强的地方军,约有30万人。

这是张学良的无能,这样的军队就是一群有武装的难民! 九一八发生后,张学良带入关内的东北军主力先是去江西围剿红军,损失不小,后又调陕北继续追剿红军,期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扣押,部队让分化瓦解。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损失更重,其中凇沪之役67军107师全部损失,所余108师残部拨归中央军25军。东北军67军番号取消。在皖北的骑2军,也仅余骑3师,但在抗日战争结束时,去徐州为国民党抢占地盘,被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改编,亦告消亡。

东北军旧部仅存的51军、57军、49军和53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旋即被蒋介石推入了与人民为敌的火坑.在与人民为敌的战争中溃灭:51军,在抗战末期退出山东开赴皖北后,于学忠军长之职被蒋介石撤销,调为军事参议院副院长闲职。解放战争中,51军奉命参加解放战争,1947年在枣庄被我军消灭; 57军,在111师分化后番号被取消,抗战末期所余111师残部与112师合编为第12军.军长霍守义(原112师师长)。1948年夏,该军在我军的包围下,终于在兖州放下了与人民为敌的武器;49军,抗战中该军损失一师后,由蒋军调来一个师与所余105师合编成军,集结在浙江淳安。

抗战胜利了,名义上是去杭州受降,实际上是投入了内战战场。解放战争时期.49军开到东北,但军团长以上军官几乎均为蒋军嫡系代替.事实上49军已名存实亡。原105师在杨家杖子阻击战中,全师溃散,师长于泽霖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53军,滇缅会战后,南下越南,接受日寇在越南投降。归国后接替驻保定附近,不久就参加了对解放区的进犯。130师被解放军全歼一个团,团长被俘。


1947年7月,53军由华北调往东北,军长周福成被任命为第八兵团司令官兼嫩江省主席,军部驻铁岭。其116师驻昌图,130师驻沈阳郊外,主要保护沈长铁路.加强沈阳工事,阻止我解放军南进。7月中旬,116师在铁岭被我解放军全歼,后周福成又恢复1 16师,并新编22师与原130师共同驻防沈阳。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副军长赵国屏、师长王理寰等率部起义,投入人民怀抱。军长周福成在潜逃途中被我军俘获。 至此,在我们革命变革巨大的历史舞台上,东北军已名实皆亡而不复存在!


李三万的三万里


大体活跃在3个方向,投共、投蒋、投日。

九一八日本关东军以极少的兵力占领东北,张少帅率领几十万大军不抵抗,至今为人诟病。

投共

(1)九一八后中共领导的东北抗联,有中共、东北军、民众、甚至土匪胡子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对日作战,牵制了大量的关东军和伪滿军。


图:抗联将士

(2)东北军也有大批官军加入,比如李延禄16岁加入东北军,九一八后加入抗联;陈荣久九一八后加入抗日联军,后担任第七军军长,1937年与日伪作战中牺牲。

(3)一部分东北军在东北沦陷后,不甘愿做汉奸,加入抗日的战线中,不失中华男儿血性本色,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为这一批东北军点赞吧。

(4)在关内的敌后抗日战场也有东北军的身影,他们积极响应中共的号召,加入抗日的斗争中,比如吕正操将军。

投日

投日的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关外的,一是在关内的。

关外的

(1)九一八后日本在东北扶植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为了便于统治日本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军”,主要有投日的东北军组成,规模大概有20万左右,作为关东军的仆从军协助日本清剿抗日联军和抗日民众,可谓罪行累累。



图:伪满洲国军

(2)东北军将领中最无耻的就是张景惠,九一八后他返回东北去当汉奸,担任伪满洲国军要职,实在无耻。


图:张景惠

(3)抗战胜利后这部分军队大多被解散,老蒋看不上这些杂牌军,只有少部分被整编,充当了炮灰。

图:伪满洲国日本鬼子宣传画

关内的

(1)张学良出兵调停“中原大战”时,带到关内十几万精锐东北军。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在南京,当时在西北地区的东北军分成两部分:以少壮派为主的主战派,主张武力解决事变;以元老派为主的主和派,主张和平解决。

(2)少壮派枪杀了元老派王以哲将军,激起东北军内部强烈反响,要求惩办肇事分子,后经中共调停平息。

(3)少壮派主要分子,张学良的警卫营长孙铭九,未得到授权枪杀了蒋介石的侄子蒋孝先和蒋的警卫队员,先后躲入苏联、天津租界、上海租界,后投靠汉奸汪精卫,担任伪要职。

图:汪伪军

(4)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要求东北军继续抗日,西北地区的东北军投蒋,表示服从中央的调遣,后被蒋分割调往苏、豫、皖、鲁等地,由于蒋排挤压制这批军队,为了所谓的生存,先后又有大批东北军投靠汪伪,当了汉奸。

投蒋

(1)服从中央后的关内东北军,被蒋介石调遣到前线,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会战、远征军的战斗等,为正面战场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不失为民族英雄。

(2)于学忠原东北军高级将领,在鲁西南担任国军集团军司令,大小战斗无数次,拖住日军数万人,歼敌万人以上,曾被炸伤过,不失为抗日爱国将领。

图:于学忠将军

(3)当然还有其他的东北军参加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大多被蒋介石消耗在抗日的前线。

(4)参加中国远征军的东北军,当时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


由于张学良的愚,被扣押在南京,导致东北军四分五裂,群龙无首,如果张不亲自送蒋回南京,继续领导东北军抗日,完全可以作为一支抗日的中流砥柱,哪怕战死沙场,也能给东北同胞有个交代,不至于如今仍为人不齿。

恨未生当时

报国心不湿

戎马披甲胄

提刀荡倭寇

上马思国难

儿爷顶青天

2018.3.9于南京,小小罗罗蛛手札。


小小罗罗蛛


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主力集中在平津华北一带,因为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所以当时的东北军正忙着调停中原大战。而在1930年的蒋冯阎的中原大战中,张学良的东北军一入关,冯阎就直接下野了。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军的影响有多大,可以说蒋介石能够如此得心应手的收拾各个军阀,真是多亏了张学良这个好老弟。



所以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精锐尚且控制着华北平津一带,按理说此时应该立刻出关,把日军从东北赶出去。可是蒋介石却同日本人和谈了起来,更是直接放弃了华北广大地区,东北军此时也已经是成为了寄人篱下。张学良此时才知道蒋介石不可靠,更是悔恨不该轻易放弃东四省。


而东北军在西安事变之后,更是被蒋介石拆分,可怜东北军将士到死还在想着打回老家去。但蒋介石就是不喜欢非嫡系,在蒋介石眼里,只有黄埔系和自己的中央军。东北军被拆分为四大部分,大部分参加了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能够幸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如果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就知道,为什么川军团里会有东北军,原因就在于此。

不过最可悲的就是部分东北军未来得及撤回关内,留在东四省,最后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国防军。这群人其实本可以堂堂正正的死,但是张学良连个机会都没有给他。而结局最好的东北军,是哪些加入了共产党的东北军将士,在抗日的旗帜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例如李延禄,加入抗联之后,一直任第七军军长,最后在同日寇的作战中牺牲。


小司马迁论史


张学良的东北军主力在九一八事变后至西安事变前基本上在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被蒋介石调到“剿共”前线与共产党军队作战。这一期间张学良部损失较大且部队得不到补充。抗日战争中名威远震,战功卓著的八路军115、120、129三个主力师的番号就是来自被红军消灭的东北军番号。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开始后把它颁给了改编后的红军,这里是否有什么玄机不得而知。在西安事变后因张学良被扣,东北军失去主心骨,被蒋介石重新整编。逐渐分化瓦解。传统意义上的东北军不复存在。余部按着历史的脉络,有的投靠了日寇成了伪军,有的参加了人民军队成了八路军的新生力量。大部分随着国军辗转各个抗日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还算正常人


一部分留在关外,大部分被张学良带入关内,在华北一带驻扎,关外的投日的不少,但也有一些人扛起了抗日大旗,比如苏炳文、谢珂、冯占海、马占山、李杜等人,都是名震一时的抗日义勇军统帅。关内的除汤玉麟据守热河外,其他都在华北地区驻扎,热河丢失,张学良下野后,随着塘沽协定的签署,东北军开往陕西剿共,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土崩瓦解,大部分被中央军吸收了,著名将领有于学忠、何柱国、刘多荃、缪澄流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