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德國爲何要幫助蘇聯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

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憑藉強大的國力和軍事力量,蘇聯和英美聯手幹掉了德國。在戰爭中,蘇聯爆發出驚人的戰爭潛力,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國防工業讓英美都感到戰慄。事實上,蘇聯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其實還要感謝德國,可以說是德國人幫助蘇聯建立了強大的國防工業。那麼二戰前德國為何要幫助蘇聯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

二戰前,德國為何要幫助蘇聯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

裁剪

這就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敗而告終,作為一戰的罪魁禍首,德國遭到了英法的嚴厲清算。英法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限制和制裁,德國不僅被迫割地賠款,而且在軍備和國防等方面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可以說,英法把德國這隻老虎的牙都給拔掉了。但驕傲的德國人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不甘心乖乖就範,德國人一直試圖打破英法的限制和壓榨。德國人一方面積極發展經濟恢復元氣,另一方面偷偷的發展軍事力量。儘管德國採取了培訓軍隊骨幹、隱蔽開發武器裝備等方式來積蓄國防力量,但由於英法的密切監視,德國人的軍事發展仍然受到嚴重的制約。

二戰前,德國為何要幫助蘇聯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

裁剪

為了擺脫英法的監視和限制,德國人決定將武器開發研製轉移到國外。德國人在世界範圍內尋找合作伙伴,找來找去發現只有蘇聯最合適。一戰後,蘇聯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圍堵和封鎖,面對嚴峻的形勢,蘇聯人急需發展國防力量。但由於動盪的環境和薄弱的工業力量,加上西方國家的封鎖,蘇聯的國防工業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事實上,蘇聯當時只是一個比較強的傳統農業國而已,頂多算半工業國。所以蘇聯迫切的希望引進西方的工業和軍事技術,加強國家的工業和軍事力量。蘇聯和德國進行了密切的接觸,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向。列寧甚至提出向德國學習的口號。就這樣,德國和蘇聯人一拍即合,很快成為了合作伙伴。

二戰前,德國為何要幫助蘇聯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

裁剪

德國人將部分國防工業研發實驗項目搬到了蘇聯,兩國在火炮、坦克、飛機、潛艇等多個領域進行合作。德國向蘇聯提供了成套的武器製造生產線和工業設備,幫助蘇聯建立現代化的參謀指揮和訓練體系以及強大的國防工業。以海軍為例,由於德國將全套E-I級潛艇的圖紙送給了蘇聯,蘇聯很快研發出自己的潛艇,打造了龐大的潛艇部隊。此外,德國還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貸款和機械設備。僅1930年-1933年,蘇聯就從德國進口了價值23億馬克的設備和物資。作為回報,蘇聯向德國提供訓練和研發基地以及各種物資,並向德國企業大量訂貨,大大促進了德國經濟和軍事的發展。直到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聯的列車還在向德國運送小麥。蘇德兩國的關係在二三十年代非常密切。在長達二十年的合作中,蘇德兩國均受益匪淺,尤其是蘇聯,在德國的幫助下建立了強大的國防工業,軍工技術突飛猛進,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國變成世界一流軍事強國。如果沒有德國的幫助,靠蘇聯自己摸索,估計蘇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追上西方國家。當然,德國人也在蘇德合作中獲益匪淺,通過和蘇聯的合作積蓄了力量,在30年代突然發力,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一躍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並在二戰中打的英法望風而逃,還差點幹掉蘇聯。如果不是美國出手,德國未必會輸掉二戰。

參考資料:《二戰史》、《全球通史》、《德國史—國別史系列》、《劍橋德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