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創 觀唐絕句81-85 太清門外煙波寂,風送上方鍾一聲

今天老街繼續發自己的習作,觀唐絕句第81-85篇, 依例前邊是老街作品,後面是唐詩人原作。

觀唐絕句81·田家子(用李紳憫農韻)@老街味道

誰解興亡苦,惜我田家子。

枕戈棄農功,不是輕生死。

.........

李紳(772-846),據《新唐節•李紳傳》記載:李紳,字公垂……為人短小精悍,於詩最有名,時號“短李”。 幼孤,曾讀書于慧山寺。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

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早年作品多反映現實之作。元和中所作《新題樂府》二十首,元、白俱有繼作,對新樂府創作有開啟作用,可惜沒有流傳下來, 下面的兩首古絕句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

憫農二首(唐·李紳)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田當日午,汗滴禾下土。

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詩詞原創 觀唐絕句81-85 太清門外菸波寂,風送上方鍾一聲

觀唐絕句82·劉柳(用柳宗元重別夢得韻)@老街味道

一、

年少風流意氣同,老來心力似衰翁。

今朝歧路逢花落,一片西飛一片東。

二、

年少風流意氣同,老來心力似衰翁。

宦情羈旅分飛雁,君又西行我又東。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九年(793)登進士第。因參與王叔文等人革新,柳宗元仕途坎坷。元和十四年卒於柳州,世稱柳柳州,又稱柳河東。

與劉禹錫交厚,且出處進退略同,世稱“劉柳”。又與韓愈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世稱“韓柳”,二人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兩位唐朝人代表。下面這首詩是柳宗元辭別劉禹錫之作。

柳宗元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柳宗元和劉禹錫同時奉詔從各自的貶所永州、朗州回京。劉禹錫在在遊玩時寫下了著名的《玄都觀桃花》,因作語涉譏刺,復貶出京城,詩云: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柳宗元或為其連累,元和十一年三月二人又分別被任為遠離朝廷的柳州刺史和連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陽分路。

重別夢得(唐·柳宗元)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詩詞原創 觀唐絕句81-85 太清門外菸波寂,風送上方鍾一聲

觀唐絕句83·羈旅(用劉皂旅次朔方韻)@老街味道

醉後不知居異鄉,夢中聞雁到咸陽。

醒來忽覺秋風冷,茅店雞聲一夜霜。

.........

劉皂,生卒年不詳, 咸陽(今屬陝西)人。劉皂是貞元間的人,可惜留下的詩只有幾首,但是下面的《旅次朔方》流傳千古,妙在久客幷州之人,反以客鄉似故鄉,是加重一層的曲筆寫法。

《旅次朔方》唐 : 劉皂

客舍幷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幷州似故鄉。

詩詞原創 觀唐絕句81-85 太清門外菸波寂,風送上方鍾一聲

觀唐絕句84·垂釣 (用胡令能小兒垂釣韻)@老街味道

短棹清波月映人,斜背斗笠弄絲綸。

黃昏阿母連聲喚,轉入荷塘不現身。

.........

胡令能,唐莆田人、生卒年不詳。唐朝德宗貞元、憲宗元和間人。隱居於中牟(今屬河南)。因家貧,少為洗鏡鎪釘之業,時人號為“胡釘鉸”,通禪學。下面這首詩雖然淺俗而構思巧妙生動。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詩詞原創 觀唐絕句81-85 太清門外菸波寂,風送上方鍾一聲

觀唐絕句85·觀嶗 (用施肩吾登四明山韻)@老街味道

遙望松雲翠色明,輕舟不動似山行。

太清門外菸波寂,風送上方鍾一聲。

.........

施肩吾 ,字希聖,號棲真子。生卒年不詳,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廬西北分水鎮)人。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登進士第, 不待除授,即離京東歸。據說酷好道教神仙之術。為人風流少檢,好為冶遊香豔之詞,故胡震亨稱其“章句尚豔碩,乏韻致”

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

半夜尋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觸雲行。

相呼已到無人境,何處玉簫吹一聲。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