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创 观唐绝句81-85 太清门外烟波寂,风送上方钟一声

今天老街继续发自己的习作,观唐绝句第81-85篇, 依例前边是老街作品,后面是唐诗人原作。

观唐绝句81·田家子(用李绅悯农韵)@老街味道

谁解兴亡苦,惜我田家子。

枕戈弃农功,不是轻生死。

.........

李绅(772-846),据《新唐节•李绅传》记载:李绅,字公垂……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 幼孤,曾读书于慧山寺。元和元年(806)登进士第。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早年作品多反映现实之作。元和中所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白俱有继作,对新乐府创作有开启作用,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下面的两首古绝句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

悯农二首(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田当日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词原创 观唐绝句81-85 太清门外烟波寂,风送上方钟一声

观唐绝句82·刘柳(用柳宗元重别梦得韵)@老街味道

一、

年少风流意气同,老来心力似衰翁。

今朝歧路逢花落,一片西飞一片东。

二、

年少风流意气同,老来心力似衰翁。

宦情羁旅分飞雁,君又西行我又东。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因参与王叔文等人革新,柳宗元仕途坎坷。元和十四年卒于柳州,世称柳柳州,又称柳河东。

与刘禹锡交厚,且出处进退略同,世称“刘柳”。又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世称“韩柳”,二人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两位唐朝人代表。下面这首诗是柳宗元辞别刘禹锡之作。

柳宗元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刘禹锡在在游玩时写下了著名的《玄都观桃花》,因作语涉讥刺,复贬出京城,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柳宗元或为其连累,元和十一年三月二人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

重别梦得(唐·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诗词原创 观唐绝句81-85 太清门外烟波寂,风送上方钟一声

观唐绝句83·羁旅(用刘皂旅次朔方韵)@老街味道

醉后不知居异乡,梦中闻雁到咸阳。

醒来忽觉秋风冷,茅店鸡声一夜霜。

.........

刘皂,生卒年不详, 咸阳(今属陕西)人。刘皂是贞元间的人,可惜留下的诗只有几首,但是下面的《旅次朔方》流传千古,妙在久客并州之人,反以客乡似故乡,是加重一层的曲笔写法。

《旅次朔方》唐 : 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诗词原创 观唐绝句81-85 太清门外烟波寂,风送上方钟一声

观唐绝句84·垂钓 (用胡令能小儿垂钓韵)@老街味道

短棹清波月映人,斜背斗笠弄丝纶。

黄昏阿母连声唤,转入荷塘不现身。

.........

胡令能,唐莆田人、生卒年不详。唐朝德宗贞元、宪宗元和间人。隐居于中牟(今属河南)。因家贫,少为洗镜锼钉之业,时人号为“胡钉铰”,通禅学。下面这首诗虽然浅俗而构思巧妙生动。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词原创 观唐绝句81-85 太清门外烟波寂,风送上方钟一声

观唐绝句85·观崂 (用施肩吾登四明山韵)@老街味道

遥望松云翠色明,轻舟不动似山行。

太清门外烟波寂,风送上方钟一声。

.........

施肩吾 ,字希圣,号栖真子。生卒年不详,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分水镇)人。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 不待除授,即离京东归。据说酷好道教神仙之术。为人风流少检,好为冶游香艳之词,故胡震亨称其“章句尚艳硕,乏韵致”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