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医院火灾原因初步查清|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演练导则

(一)

  • 台北医院火灾 伤亡惨重 | 病房楼火灾如何防、如何自救?

台北医院火灾原因初步查清|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演练导则

台北医院火灾事故亡人原因初步查清:延误报警9分钟 未关闭起火地房门 海绵床垫燃烧

台湾新北市台北医院病房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10人重伤。新北市消防局长黄德清表示,医护人员延误通报火警达9分钟,疏散病患时未将起火地房门关闭,以及起火房间的海绵床垫易燃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台北医院则向民众道歉,并表示医院消防设施完备,医护是在第一时间通报火情的,对 “延误通报”的情况“会再了解”。

火灾初起阶段自救存在问题:

初起阶段人员处置混乱。

延误报警9分钟:导致应急救援延误,火灾蔓延速度快。

疏散时未关闭起火地房门:导致火灾烟气蔓延到楼道及其他房间。

海绵床垫燃烧:燃烧速度快、产生有毒气体多。

笔者认为,医院火灾应急疏散策略应因地制宜,贴合实际,日常工作中多开展实战演练,在实战演练中完善应急预案。

众所周知,病房人员多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而医护工作人员较少,夜晚更少,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在火灾自救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虽然医院火灾发生几率低,但一旦失火,极易造成群死群死,应引起医院从业人员足够重视。

以下内容由本公号根据火灾事故案例整理,仅供参考:

1、要划分危险区、亚安全区、安全区:优先将失火区域的病患人员引导疏散至亚安全区,后逐批次通过亚安全区疏散至首层安全区。亚安全区指失火楼层远离失火区域的区域。

2、要利用避难间。

3、要随手关门:关闭失火房间房门、关闭疏散通道常开防火门、关闭疏散楼梯及避难间的防火门。烟气为火场第一杀手。

4、要配置辅助防护用品:防烟面罩、氧气袋等。

5、要利用远离起火点位置的电梯进行辅助疏散。

6、引导病患人员及家属自助疏散。

7、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具体内容详见»»:53060火灾应急处置机制

8、除建立微型消防站及专职消防队外仍需建立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为医院内1分钟灭火救援力量,第一灭火力量。报火警、自救灭火、引导人员疏散…

9、要加强实战演练:检验预案科学性、可操作性。

(二)应急疏散演练导则

一、术语:

1、桌面演练

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

2、实战演练

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

3、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包括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其中,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4、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单位

人员密集场所内实际负责安全管理的组织或机构,包括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受委托管理单位等。

二、一般要求

1、应急疏散演练(以下简称“疏散演练”)按组织形式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2、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宜开展实战演练,并按照先桌面演练后实战演练的顺序实施。

3、单位应按照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开展疏散演练。

4 、单位应制订年度疏散演练计划,对演练目标、规模、频次、内容和组织实施等进行安排。各部门宜按照计划制定本部门的疏散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

5 、单位应开展疏散演练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以下内容:

a) 组织体制;

b) 工作机制;

c) 基本原则;

d) 应对措施。

三、频次与范围

1、单位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疏散演练,员工变动频繁的单位应增加演练频次。

2、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人员密集场所应每半年组织一次疏散演练。

3、学校应每学年至少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一次疏散演练。

4、商场、集贸市场等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在举办预计参加人数达到 1000 人以上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展览、促销活动等,应由活动承办方组织开展一次疏散演练。

四、演练内容

1、单位宜根据应急预案和场所的特性,包括建筑特点、环境、人员、安全意识水平和人员密集程度等条件确定疏散演练的内容。

2、疏散演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不同场景和环境下的疏散路线;

b) 逃生方式与防护;

c) 应急设施与器材的操作使用;

d) 信息报告与报警;

e) 应急指挥;

f) 疏散组织、人员集合与清点;

g) 医疗救治;

h) 保障措施。

五、组织与实施

1、组织与实施步骤应按 AQ/T 9007 进行,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六个阶段。

2、组织单位在实施疏散演练前,应成立演练组织机构,组织协调参演部门和人员,宜聘请专业人员或专家指导。

3、在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同一建筑物内组织疏散演练时,统一由一个单位组织。明确每个单位职责及其在演练中的重点任务。

4、实战演练实施包括以下环节:

a) 熟悉疏散演练任务和角色。参演单位和人员应按演练方案开展准备工作;

b) 组织预演:宜按照演练方案组织桌面演练或预演,熟悉演练实施环节;

c) 安全检查:疏散演练前确认演练所需的设备设施完好,组织疏散演练单位人员到位;

d) 发出信号:疏散演练前,应发出信号;

e) 疏散实施:接到信号后,场所内的人员根据预案开展实施;

f) 引导疏散;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引导、组织与搜救,通过喊话等方式引导或帮助场所内人员疏散,保持疏散秩序、控制速度、有序疏散;

g) 人员清点:人员疏散至指定区域后,应有专人维护秩序。需清点人数的疏散演练,在清点人数后应向现场指部挥报告并做好人员登记、统计工作;

h) 医疗救治;对受伤人员开展医疗救治;

i) 现场评估:应急疏散演练结束后,应组织现场评估,宜聘请专业人员或专家指出演练中存在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疏散演练评估的方法与程序宜参照 AQ/T 9009 进行;

j) 演练结束:疏散演练结束后应做好现场恢复工作,包括:组织参演人员有序返回、对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及回收整理演练物资装备。

5、根据演练参与人员的熟悉程度,疏散演练实施宜由有实施组织方案向无实施组织方案过渡,由提前通知演练时间向不通知演练时间逐步过渡。

6、每次演练前应明确告知参加人员疏散为演练活动。

7、应指导人群靠近疏散通道右侧依次疏散。如遇特殊情况,疏散方向发生变化,应宣传并反复强化演练。

8、定期组织的疏散演练,在场景设置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宣传,强调演练变化内容。

9、桌面演练内容应参照实战演练内容实施。

台北医院火灾原因初步查清|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演练导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