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单县法院执行微信群里传来好消息

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单县法院执行微信群里传来好消息

单县法院微信群中传来好消息:一起执行案件顺利执结

「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单县法院执行微信群里传来好消息

6月7日下午,单县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副庭长邓朝宪在该院“力克执行难指挥部”微信群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一个装满了钱的袋子。原来,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引起的执行案件通过和解执行完毕。“和解执行完毕,35万到位!”话语中透出案件执结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仿佛在第一天的高考中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微信群里其他同事纷纷点赞。

黄某松是一名教师,有一对尚处幼年的小儿女,他工作认真,家庭幸福,但这一切在2017年6月19日随着一声刺耳的碰撞声戛然而止。当晚23时10分许,忙了一天的黄某松驾驶摩托车往家赶,他不知道前方正有一场灾祸即将降临到他身上。肇事者赵某臣,成武县人,并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却视法律法规为无物,经常无证驾驶,事发当晚更是酒后无证驾驶,事发后赵某臣逃逸,黄某松经抢救无效死亡,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殒命于车轮之下。赵某臣所驾驶汽车是其冒用朋友身份证、驾驶证从孟某鑫、王某合伙经营的汽车租赁店租赁而来。由于没有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将车辆租赁给未取得相关车辆驾驶资格的赵某臣,经法院审理,孟某鑫、王某被判决赔偿被害人各项损失合计38万余元,判决生效后二人逾期未履行义务。2018年3月5日,无奈之下,黄某松的父亲、妻子带着悲痛向单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案承办人邓朝宪当日下午接待了受害人的父亲、申请人黄某勤。当一位白发苍苍六旬有余、慈善而又未从悲伤中走出的老人出现在执行法官面前时,他们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随着老人的陈述,我们仿佛亲临交通事故的惨烈现场,仿佛听到受害者家人失去亲人后的悲痛哭声。”邓朝宪还记得接待受害人父亲时的心情。

执行法官邓朝宪倾听完老人的陈述,依法向老人告知了配合义务和执行不能的风险。同时向老人保证,尽最大能力办理本案。目送老人疲惫的身影,邓朝宪带领执行团队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全力以赴执行本案。随即,法律文书送达、财产网络查控、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等执行程序迅速启动,孟某鑫、王某被依法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乘坐高铁、飞机和高消费。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二被执行人均为某单位职工,执行团队迅速将二被执行人的工资予以冻结,并及时委托评估保全查封车辆。在一连串强制措施压力下,被执行人方终于出面主动要求一次性了结案件,请求法院做申请人的工作。执行法官抓住时机,向被执行人方讲明本次事故对申请人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从法律、情理、感情、经济多角度、全方位做被执行人方的工作。同时,将案情及时与申请人沟通,征求申请人意见,终于达成协议,一次性赔偿申请执行人35万元,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后 记

赔偿款并不能消解申请人亲人之丧的痛苦,但法律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还了他们一个公道。长期以来,“执行难”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痼疾,严重损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极大影响法律权威和法院形象。2016年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最高院周强院长向全国人民承诺“在两到三年时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正式向“执行难”宣战。两年来,全国法院全面强化各项执行工作,执行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执行联动机制适时建立,信用惩戒体系不断完善,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威力凸显……一项又一项创新举措推动着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决胜年,单县法院以敢打必胜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魄力,创新举措,全力攻坚。常态化集中执行工作模式,掀起一场又一场执行风暴;主动拥抱信息科技革命,为执行工作插上信息化之翼;外部下好“一盘棋”,内部弹出“协奏曲”,执行联动机制与立、审、执协同配合机制不断完善。今年以来,单县法院共开展大小集中执行行动15次,拘传被执行人200余人,实际执结率、执行标的到位率大幅上升。

单县法院人有信心、有能力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攻坚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