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讓人同情,因做錯這一件事,直接加速了大明朝走向滅亡!

為何明朝會在崇禎皇帝手裡滅亡呢?有十七年的時間可以讓明朝起死回生,但是他卻沒有,反而成了最後一位明朝君主,有些人歸結於上天的災難以及人禍。不然明明是一手好牌,怎麼到最後卻打得無比爛?

崇禎皇帝讓人同情,因做錯這一件事,直接加速了大明朝走向滅亡!

其實,在剛當上皇上的那會兒,崇禎皇帝還是一個勵精圖治,想要好好治理國家的好皇帝,不過他卻做錯了,一件事兒,也是這件事兒給明滅亡埋下了伏筆。少年皇帝,年輕氣盛,看不慣當時的大宦官,魏忠賢,一心想把他給殺了,把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上,但是卻操之過急,草率的殺掉了魏忠賢,端了宦官的老巢,引起了朝堂的震動。

崇禎皇帝讓人同情,因做錯這一件事,直接加速了大明朝走向滅亡!

要知道當時的,西廠東廠錦衣衛,可以是一個監督百官的監察機構,是皇帝的耳目,幫助皇帝更好的掌握大臣們的動向,而崇禎的舉動是徹底斷了自己的耳目,表面看是把權利集中到了自己的手裡,其實暗地裡失去了更多的權利,真的是糊塗。

崇禎皇帝讓人同情,因做錯這一件事,直接加速了大明朝走向滅亡!

再之後又爆發了戰爭,內部農民起義,李自成也趁勢發展了起來,再加上滿洲的侵擾,最終導致明朝亡了。

而之所以爆發農民起義,是因為恰好處於小冰河時期,百姓們沒有住所,吃不上飯,沒有地方可以去,朝廷又沒有及時的去賑災,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員,貪汙剋扣,過度的壓榨百姓,才導致的農民起義。

崇禎皇帝讓人同情,因做錯這一件事,直接加速了大明朝走向滅亡!

這裡,也就能看出,崇禎皇帝不會任用官員,致使東林黨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大,而底下的官員構成又比較的冗雜,所以在賑災以及鎮壓農民起義這些事情上,毫無用處,甚至起到了惡化的作用。

同時崇禎還因為用人不當,造成了很多奸臣聯合坑害忠臣,像著名的將領盧象升,就被誣陷導致陣前逃走了,還有當孫傳庭在潼關戰死之後,因為內心懷疑,孫是不是沒有真的死,所以什麼恩賜都沒有給他的家人。導致了很多的忠臣,心寒,也導致了更多的人追隨李自成。

崇禎皇帝讓人同情,因做錯這一件事,直接加速了大明朝走向滅亡!

這樣看來,雖然上天給了崇禎十七年的時間,但是由於自己不懂如何治理朝政,不懂收攏人心,不會任人唯賢,再加上天災人禍,所以導致明朝的最終滅亡,我們可以換個想法,假如說,崇禎殺了魏忠賢以後,能夠把握機會,把廠衛系統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完善他的監督機構,不任用昏官,在天災發生後能及時賑災,那可能又是另一個結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