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人工影響天氣60年——用智慧改變自然天氣

甘肅人工影響天氣60年——用智慧改變自然天氣

甘肅人工影響天氣60年——用智慧改變自然天氣

甘肅人工影響天氣60年——用智慧改變自然天氣

本報記者 薛巍敏 祁玉潔

夜觀天象,方知風雨——曾經古人用觀星看雲的方式試圖探索天氣的變化,並加以利用。而如今我們正在用科學的手段,影響局部天氣,讓自然氣象更好地服務於生產生活。

1958年8月,氣象部門首次成功進行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開創了我國現代人工影響天氣事業發展的新紀元,同年9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我省榆中縣成功對雲進行乾冰催化降雨試驗,開啟了我省人工影響天氣的序幕。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人工影響天氣在保障交通安全、森林防(滅)火、水力發電、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艱難探索,與天相爭

其實追溯歷史,甘肅歷來就有人影的傳統,在300多年前甘肅民間就有使用土炮防雹的記錄。新中國成立後,我省也是全國有組織地開展人影工作最早的省份之一。

1958年9月19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榆中對雲進行乾冰催化降雨試驗成功,之後,由中國科學院、甘肅省氣象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2733部隊聯合組成人工降雨工作小組,先後在蘭州、榆中、酒泉、玉門一帶進行了飛機人工增雨、高山融冰化雪的綜合性考察和試驗,共進行了18次飛行觀測與催化作業,開創了甘肅現代人影的新徵程。

萬事開頭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也不例外,省氣象局退休幹部楊珍貴就是艱難探索時期的見證者。

“我1972年參加工作,當時是甘肅省革命委員會人工影響局部天氣領導小組下設人控隊隊員,共有20人左右,一部分人員在永登、天祝兩縣交界處,石門峴建立了人工防雹試驗基地,每年5-9月進行防雹試驗工作。”楊珍貴告訴記者,那時的防雹工作點選在了石門峴海拔2743米處,全年都需火爐取暖。

“為何建在交通不便、通訊不便、沒有水源的地方?因為這裡距離馬牙雪山較近,冰雹出現的概率高。”為了獲得更真實可靠的實驗數據,隊員們長期遠離親人,生活在高海拔無人區。

科研隊伍的艱辛換來的是老百姓對於“好天氣”的希望。曾經的甘肅岷縣冰雹災害嚴重,民間有著廣泛的防雹需求,如岷縣八郎公社原是特重雹區,15年中有13年受了雹災。

“1986年我們建立了岷縣人工防雹試驗基地,開展冰雹雲結構和高炮防雹作業指揮系統的研究,這裡是全國首個實現了由雷達觀測人員直接指揮高炮作業點,對冰雹雲進行高炮防雹作業的指揮系統,使岷縣高炮防雹作業的科學性、時效性和準確性大步提高。”在甘肅省人影辦幹部丁瑞津看來,科學影響天氣讓當地群眾最大程度遠離冰雹傷害。

穩步發展,服務群眾

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省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為全省各地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天氣保障。

“1990年成立了甘肅省人工影響天氣協調領導小組,1991年恢復飛機人工增雨作業,作業範圍逐年擴大,航跡遍及張掖以東的所有區域。1994年成立甘肅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統一管理全省人工增雨防雹工作。”甘肅省氣象局局長鮑文中表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伴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省人影工作向常態化、制度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2008年至今,我省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更是進入了大發展的階段,進一步完善了人影業務鏈條,建立了監測分析、條件預報、指揮作業、作業實施和效果評估等實時業務,初步建立了現代化人影業務體系,提高了人影作業的科學化水平和作業效益。

“今年春季以來,金昌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氣象乾旱,人畜飲水緊張,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為此,省人影辦在旱情中抓住有利增雨作業時機,指揮開展了立體化人工增雨作業,金昌市普降小雨,緩解了旱情,修復了生態。”鮑文中告訴記者,在多次抗旱中,各地及時開展增雨作業,效果明顯。

截至目前,全省現有飛機增雨基地1個,租用作業飛機1架,14個市(州)的75個縣(區、市)開展人影作業,從業人員達1200餘人,年平均作業30架次,增加降水約10-12億噸,作業覆蓋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

全省14個市(州)及中牧山丹馬場開展地面增雨(雪)、防雹作業,有高炮、火箭作業點近500個, 去年,總投資逾11億元的《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該項目建設完成並投入正常業務運行後,將形成更加科學、統一協調的人工增雨作業體系,為西北區域生態安全、山區冰川、流域來水、抗旱救災、森林防火等提供有效保障。

繼往開來,回饋社會

通過60年努力,我省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防災減災抗災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效益和貢獻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如今面臨當今新形式、新要求,人影工作更要繼往開來開創新局面。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我省面臨著水資源短缺,以及農業、生態、環境、交通等對乾旱、冰雹等災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加大,解決這些難題,迫切需要加強人影工作。”鮑文中認為,未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將面臨更大壓力,首當其衝要繼續做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防災減災的工作。

在保障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方面,不但要加強西北項目和祁連山項目的落實,推動項目建設實施,而且要轉變人影發展方式,推動人影業務從應急減災向常態化防災轉變,提高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在生態修復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此外,要把“精準扶貧”與“氣象防災”相結合。在隴東林果業區,常因冰雹致使老百姓一夜返貧,針對這種情況,要建成防雹作業防控線,強化貧困地區氣象防災減災,開發利用氣候資源,採取多項措施精準落實各項幫扶政策,適時地科學合理開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業,為當地農戶農業生產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