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延缓日军进攻,不惜掘开黄河大堤水淹日军,到底有多少作用?

在二战时期,当时的中国国家疲弱,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之下,中国人民只能用血肉之躯抵抗,更是发生了很多悲惨的事情。1938年6月,当时日军图谋武汉,妄图通过江西、河南南北两地共同夹击武汉,而我军为了延缓日军进攻的步伐,掘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用水代兵,企图延缓日军的攻势,这场大水不仅延缓的日军的攻势,更是使我国数个省的人民受灾,仅仅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就造成了上千万人受灾,死伤严重,更是造成了此后数年时间的连年旱灾。

为了延缓日军进攻,不惜掘开黄河大堤水淹日军,到底有多少作用?

1937年7月,随着日军全面侵华,华北华南大量地区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更是几度迁都,最终转移到了武汉地区,武汉地势险要,靠山靠水,易守难攻。而且当时的武汉更是粤汉铁路的中心点,为了保住粤汉铁路也得保住武汉,当时的日军决定从南北同时进攻武汉,南方江西日军进展缓慢,因为江西地区多山,中国部队依靠地势层层抵抗,但是北部河南中国军队的防守就极为吃力,河南地势平坦,更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展开,我军部队装备不如日军,再加上无险可守,整个防线都面临崩溃的局面。

为了延缓日军进攻,不惜掘开黄河大堤水淹日军,到底有多少作用?

经过几次战役的消耗,我军部队已经无力防守,只能依靠黄河延缓日军,在古代以水代兵的战例更是比比皆是,1938年6月,国民政府高层决定掘开花园口大堤,起初河南籍士兵都纷纷不同意,都知道掘开大堤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愿意干。后来只好换外省士兵,滚滚黄河一路东流,由于事先没有任何的预警,下游群众遭受了史无前例的人造灾难,大量的农田、村庄被淹没,黄河水造成数千万人流离失所,这场灾难造成的损失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为了延缓日军进攻,不惜掘开黄河大堤水淹日军,到底有多少作用?

与此同时,这场水灾日军更是毫不知情,数十万的部队紧急撤退,被黄河水分割成无数支小部队,被我军分散歼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但是在几个月后武汉也失守了,不得不说为了延缓日军进攻的脚步,这场灾难带来的后果实在难以承受,水灾过后更是连续几年旱灾,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直到50年代,受灾区才逐渐恢复元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