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P2P金融暴雷已經成了最近街談巷議的話題,筆者週六去北京出差順道看一位朋友,聽說了一件趣事跟大家分享下,杭州一投資公司老總去派出所辦事,看到派出所蹲了一批做P2P金融的人被控制起來以防跑路,因為之前有事他穿了印有XX投資的Polo衫,結果警察看到他也不問來幹嘛,直接來了一句:你是來自首的嗎?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哈哈哈,這個不是段子的事承包了我一天的笑點。

說到P2P,我不禁也聯想到幾年前盛行的P2P租車,這個曾經也是風靡一時的租車模式也是燒了不少錢的。

至今我們仍可以出現下面的場景:

老李:“老何,賭期雖未到,但想過先買輛ES8試試嗎?”

老何:“哥們,我還是在P2P租車平臺租一輛看看質量怎麼樣先。”

老李:“什麼?現在P2P租車平臺居然還沒全死掉?”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是的,你沒看錯,ES8已經有人掛在了P2P租車平臺,標價1500一天,也是不便宜。

過去五年,是共享出行發展最迅猛的階段,過程也是極度殘酷。作為P2P一個小分支的P2P租車,現在看來已經是苟延殘喘了。

如今,打開百度再搜索P2P租車平臺,彈出來的消息起碼都是大半年前,該倒閉的倒了,不想倒的就轉型。似乎這個行業已經被大家所遺忘,逐漸銷聲匿跡。目前,在這個行業裡,也只有凹凸租車還在P2P租車業務上堅持著。

P2P租車這個行業,如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歷朝歷代大多數在走向衰亡之前,必定是經過其最鼎盛的時期。P2P租車在2014年中是講故事的一年,可以用百花齊放來形容;後來,2015年是講數據的一年;不久,講過故事、拼過數據的各個平臺卻紛紛有著落荒而逃的態勢。

有人會質疑說,說一個沒落的東西有什麼意義?也許,透過不再是風口的P2P小分支P2P租車行業,我們可以瞭解到P2P這一商業模式到底行不行得通。

當年,P2P租車平臺的創業者咆哮著說:“我們一年內要碾壓神州租車!”

2014年,國內隨著網貸平臺進入爆發期,P2P成為了互聯網金融一個重要經營模式。而隨著金融領域的帶動,P2P以一種被認為是創新的模式逐漸走向各行各業。結合了當下最火爆的共享經濟特點與P2P新型商業模式的P2P租車,也因此進入了空前的火爆期。

那段期間,行業內迅速出現PP租車、友友租車、凹凸租車等幾十家P2P租車平臺。

在國內,第一家上線運營的平臺是PP租車。PP租車來自於新加坡,在2013年進入中國,一開始其創始人兼CEO張丙軍很有信心地表示,共享租車的規模至少是傳統租車行業10倍以上的市場空間。

當初創業之時,張丙軍與PP租車的另外兩個創始人是糾結了一番。究竟是做汽車網站拼流量,還是加入拼車的混戰中,亦或做還處於未知的P2P租車平臺。那時三人,每天開無數個會議去探討,甚至有時候討論上升為爭吵。

令他們下定決心去做P2P租車這一行業的G點,是當時“共享經濟”這一概念普及化,使得P2P這一大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

除此以外,還有當時傳出國外好幾個P2P租車平臺都拿到了融資,比如Turo、Getaround……最為關鍵的是,P2P租車的模式是輕資產運營,對於創業者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優勢。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張丙軍認為,租車市場足夠大,有P2P生存的空間;商業模式有社會價值,會被社會認可;最重要的是,他們相信自己可以搞的定。之後,PP租車在新加坡建立,拿到A輪融資後進入中國市場。

張丙軍所看好的租車市場到底有多大?就國內而言,2015年中國租車市場規模達到390億規模,2011年到2015年年複合增長率18%。據瞭解,傳統的租車平臺當時只佔了10%左右的市場份額。可以說,當時中國的租車市場整合度並不高,這就給了P2P租車行業的一個機遇。

所以,當初P2P租車能起來,一點都不意外。

根據羅蘭貝格的相關報告,2015年全球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達到150億美金。P2P租車搭乘了共享經濟的風口,通過P2P租車模式,可將私家車10%商業利用率提升到營運車輛的50%。

2014年uber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快的迅速進入拼車行業。隨著uber、滴滴與快的之間補貼大戰的開啟,共享出行開始走入大眾的視野。而Uber與滴滴的補貼生存模式,也給了P2P租車行業一個參考,投資者與創業者都相信以補貼的方式可以贏得出行市場的份額。

市場上有了風口,就有資本的湧入。這無疑是推動P2P租車更加火的原因。此時,關於風險,更多地被認為是變革的小插曲,革命總要付出一定小的代價,大家都被資本的瘋狂湧入衝昏了頭腦。

2014年5月,寶駕租車獲得500萬美元融資;6月,PP租車透露之前就已獲得A輪融資,金額為1000萬美元;9月,友友租車獲得1000萬美元A輪融資……

在2014年,只要是沾上了P2P租車概念幾乎都可以拿到融資。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2014年P2P租車主要融資情況 數據:IT桔子)

P2P租車如同新造車勢力當初打著顛覆傳統的旗號,在新能源汽車的領域大開殺戒那樣,P2P租車的行業者也有了稱霸租車行業的雄心。

如今暴雷的P2P行業,目前遭遇了爆雷密度最大的一次行業震盪。在之前,它仍然是處於處處受到追捧的狀態。

但有的時候,市場上給出都是利好信號的時候,就得注意,這其中到底是不是泡沫的現象。在暴雷之前,P2P租車的模式上其實早已給出了一點危險的信號。

在2014年崛起之後,P2P租車行業迅速擴張,旨在打敗傳統租車行業,最終實現“屌絲逆襲”。

當年,鄧紫棋在芒果臺唱著“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的時候,Cocar租車卻以龍捲風的速度率先死在了路上。

位於上海的P2P租車平臺CoCar宣佈,從2015年7月1日開始正式暫停租車服務,並表示思考一段時間,再戰。直到現在,需要“思考一段時間”Cocar也再無後續了。

這無疑給了還在P2P租車行業上狂歡的創業者一盆冷水。要知道,Cocar租車曾經做到過全國排名第三的業績,僅次於大名鼎鼎神州租車和一嗨租車。cocar的退出也可以說是P2P租車行業的一個縮影。之後,許多還沒抬頭的P2P租車平臺都倒了.......而曾經排在行業前幾名的友友租車也在2015年10月開始轉型。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P2P租車主要企業的轉型情況)

當時有人爆料說,因為Cocar融資失敗,資金鍊斷裂,所以死了。但後來Cocar首席營銷官(CMO)戴菁莪表示:“雖不寬裕,但資金鍊沒斷。資金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

那麼究竟是什麼殺死了Cocar,逼得這些企業紛紛轉型?亦或說,P2P租車這個行業為什麼一步步被市場所拋棄?

資本固然是最為重要之一的因素。

當初,投資人希望這些企業能儘快把錢花出去,效仿滴滴他們,利用燒錢補貼這種耗費真金白銀的競爭方式,粗暴但是能見效果。畢竟,這些企業不能再講故事了,而是要講數據。所以,有了之前提及的,這些P2P租車平臺開始跑馬圈地,用補貼方式快速進入更多的城市。

寶駕租車創始人李如彬曾回憶說:“大家都瘋狂的花錢、燒錢,競爭對手做了很多的宣傳,上了哪個營銷渠道,你就不得不上,為了買百度的競價排名,一花就是好幾十萬。”那時,三個月的時間,寶駕租車團隊規模從100人擴張到了600人。

盲目地擴張、燒錢補貼,如果後續沒有更多的資本跟進,企業所迎接的就是死神的到來。那麼巧,在2015年的前十個月,沒有一家共享租車企業獲得股權融資。聽聞那時許多創業者每晚都打電話給投資人傾訴,奈何打動不了其芳心。

所以,只融了一次天使輪的Cocar租車沒抗住倒下了,當時的行業老大PP租車也已經嗅到了危機,開始主動裁員,幅度超過30%。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Cocar共享租車聯合創始人兼CMO戴菁莪)

為什麼當時投資人的態度會忽然變得如此謹慎?除了因為大環境以外,說到底是他們發現了就算燒錢,這些企業也賺不了錢。

一位前PP租車的員工透露,之前其平臺很多數據都是靠刷單出來的。在北京,也就是PP租車最大的運營市場中,日訂單量不過1000張。顯然這樣的銷售數據,是撐不起一個P2P租車平臺的日常運營。儘管是C2C的運營模式,但其所需運營成本是不輕的。

“(共享租車)需要大量的市場費用去培育、宣傳,但在2015年股災之後,資本市場已經不再支持需要大量營銷費用的商業模式。”李如彬坦白道。

除了資本以外,李如彬提到了P2P租車行業的第二條繩子——市場教育。

“信任”是一直橫在車主、P2P租車平臺與租客三者之間的磚頭。PP租車創始人之一的王嘉明曾表態,當時資本和媒體的不斷背書正在悄然改變市場,但速度依然較慢。對於P2P概念的不信任成了行業的主要問題。

而不信任的根源除了因為教育還不普及以外,最重要的是直至今天,P2P租車的行業裡仍沒有任何健全的風控體系。

2015年12月25日,寶駕租車收到了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賠付車主閆女士經濟損失6.5萬元,該車主今年4月在寶駕平臺上將自己的車輛出租後,就再也沒有找回來自己的車輛。

這只是眾多丟車事件的其一。

曾經,這些平臺都說建立自己的風控安全團隊、提供車輛保險服務,還擔保著丟了車子一定會找回來。承諾總是美好的。當丟失事情頻頻發生之時,這些平臺最後多數都是用最原始的解決方法:用金錢堵住車主的嘴巴。這導致P2P租車平臺一度產生信任危機,也讓P2P平臺陷入了輿論的風波。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戴菁莪認為,Cocar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沒有整合好供應段的碎片化資源。這可以說是P2P租車企業最大的一個痛點,整合匹配的效率成為這些企業的制勝關鍵。

P2P平臺在供需的數量上是平衡的,看起來很ok。比如,租客需求量是1萬輛車,平臺能給你找到這麼多車輛。但是對於P2P租車平臺來說,他們不僅需要處理好供應鏈端車主所提供的車輛,同時他們需要及時地對不同的車輛資源進行整合,才能有效進行供需匹配,發揮共享經濟的優勢。

“這個東西沒有整合好,就沒有辦法提供給消費者穩定的體驗;沒有穩定的體驗,整個業務量就沒有辦法有爆發性的增長。這個是主要問題。”戴菁莪表示。

效率與產品服務的硬傷成為了P2P租車的軟肋。

華創資本梁傑也認同這種說法:“本質上共享租車提供的是更低成本的供應鏈。但這是一個低頻的行業,跟價格差異相比,共享租車產品和服務的非標準化所帶來的瑕疵,會讓用戶很難接受。大多數人會選擇更標準化、更可期待的服務。這也是為什麼P2P租車最終敵不過傳統租車模式。”

P2P租車行業一開始是發展猛如牛,但在筆者看來,這一切都是投資人與創業者盲目擴張、瘋狂燒錢而製造出來的狂歡假象。對於企業自身、對於行業,並沒有一些前瞻性的思維。擴大到P2P行業上說,平臺對於自身與對於行業的風險關注度不足,這大概是中國P2P的一個死結。

無論是在P2P租車,亦或P2P金融,在所謂的市場調研中,他們很多講起平臺的盈利機制時,能把死得說成活得;但是一旦談及風險防範,就不知所措,胡亂搪塞著各種所謂的解釋。

所以,許多企業到死了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死,因為從一開始他們都只想著割韭菜,卻沒想過也有當韭菜被人割的一天。

寶駕租車聯合創始人CMO王梓冰曾坦然地指出,創業路上每年都會死一批無名的創業勇士。相比之下,P2P租車還是比較低頻的領域,不多的幾個玩家,有一兩個退出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本來也不需要這麼多家,你看打車不就剩下滴滴、快的兩家麼?”

現在打車領域,快的消失了,可以說是滴滴一家獨大;而說著“P2P租車不需要那麼多家企業”的寶駕租車早以轉型,仍專注於P2P租車業務的平臺也只剩下凹凸租車。

“轉型說明資金進入的差不多了,為了教育市場,他們燒了很多錢,到現在錢應該燒的差不多了,所以不得不轉型,我認為他們燒的錢都轉到凹凸平臺上了。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他們在運營過程中沒有足夠的單子控制車主。”凹凸租車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張文劍解釋道。

金融、租車、車貸,P2P的絕地求生!

(凹凸租車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張文劍)

凹凸租車的數據額是不是真實無從考究,但是能堅持到現在肯定有其生存之道。

在各個平臺在全國城市迅速擴張燒錢的時候,凹凸租車卻反其道而行,只專注於單個城市的運營。直到上一年拿到C輪的融資之後,他們才將業務向全國逐漸推進。

在這其中有一個小插曲。在競爭對手的高歌猛進,凹凸也經受不住誘惑而將觸角伸向周邊幾個城市,但很快就收手了,因為扛不住花錢如流水。筆者認為,退回上海這一步棋對凹凸來說是非常重要。

而最關鍵的一點是,凹凸租車深知這門生意的核心在於匹配效率,而不在於有多少車、多少用戶。P2P租車平臺非常重要的指標是匹配效能,凹凸能達到90%以上。在凹凸租車CEO陳韋予看來,共享租車的供給端不鎖定,流程冗長複雜,一定要建立標準化服務,精細化運營是一個非常大的門檻。

為了彌補體驗缺陷,凹凸租車在P2P模式里加了一個B,變成了P2B2P模式。也就是在車主和租客之間加了一個管家服務,幫助取送車,並提升了交易頻次、交易力度和運行效率。

凹凸租車在P2P租車的業務上已經在多個城市實現盈利。只是,有著不錯成績的玩家也開始進軍分時租賃,不再死守著P2P租車這一個業務了。

似乎這一場戰役裡面,沒有出現一個勝者。

馬雲最近在一個演講中表示:“P2P出問題是遲早的事兒,但不證明互聯網金融有問題。”這個觀點顯然是為了阿里互聯網業務而站臺。但從中也能窺探得出其中的邏輯是對的,無論是在金融、租車、車貸等行業中,也許並不是行業有所問題,只是P2P這一運營模式是行不通。

本公號所發佈的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和銷售要約,不涉及任何商業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