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文化:沂蒙精神溯源

一、東夷文化概略

東夷文化:沂蒙精神溯源

東夷文化從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距今約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年)、嶽石文化(距今約3900年),都是東夷人所創造出來的不同階段的文化。

東夷文化從古至今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意義相當重大,從鳥圖騰的崇拜,到各種手工藝、建築工藝的發展,到文字的創造、八卦的創造、醫學的創造,再到禮制的出現、聚落和城市的分化乃至早期國家的形成,無不對中華文化起到重大深遠的影響。

沂蒙山區東夷文化的特徵更加突出,更具代表性。大量考古資料證明,東夷先祖們二、三萬年前就在這裡生活,一直繁衍傳承至今。

東夷人的特徵是:誠實能幹,任勞任怨;勇於拼搏,甘於奉獻;熱情好客,豪氣依然;堅持不懈,勤奮鑽研;鍥而不捨,勇往直前;獨具創造,敢為人先。

東夷後裔沂蒙人傳承了東夷人這一顯著特徵,產生著名的沂蒙精神。

、臨沂的東夷文化資源豐厚

東夷文化:沂蒙精神溯源

1.南窪洞遺址(沂水縣諸葛鎮范家旺村西南山的山頂上):因臨近范家旺村南一片窪地,故名南窪洞。這一遺存的發現,為了解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分佈及它與沂源猿人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由此證明,遠在2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裡聚居生息繁衍。

2.鳳凰嶺遺址(臨沂城東15公里處,今河東區鳳凰嶺鄉王家黑墩村東):鳳凰嶺中石器遺存還具有典型的細石器特徵,而且數量較多、種類豐富,在山東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遺存,因而被命名為“鳳凰嶺文化”。

3.青峰嶺遺址(河東重溝鎮王、鄭田莊村北,東南靠劉田莊,北為養馬莊):是山東地區繼鳳凰嶺遺址發現之後的第二處大型中石器時代史前人類居住遺址,也是迄今發現文化遺蹟、遺物較多,且保存較好的一處遺址。

4.泉上屯遺址(臨沂市河東區湯頭泉上屯村東,西南距臨沂城30餘公里):就山東地區而言,泉上屯是中石器時代屈指可數的重要遺址。它的發現填補了山東地區史前考古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考古空白,銜接了新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缺環。

三、東夷文化重要展館:臨沂東夷文化博物館

東夷文化:沂蒙精神溯源

東夷文化博物館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皇山東夷文化園,為大型國有博物館,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夷文化:沂蒙精神溯源

東夷文化:沂蒙精神溯源

博物館主要依託距今有5000多年的皇山史前古村落遺址而建。已建成皇山閣、毓秀亭、指揮使亭、九夷之尊廣場、伏羲廣場、東夷名人雕塑群、東夷原始人生活雕塑區等景點。總建築面積為19000平方米。館內現有藏品1000餘件,藏品有著典型的東夷特色和較高的研究價值。其中,尤以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石器最為豐富:“薄如紙,硬如瓷,明如鏡,黑如漆”的蛋殼陶高柄杯;造型別致的陶鬹;磨製精美的石鉞、石鏟、雙孔石刀。其文化、歷史價值為研究中國東夷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東夷文化:沂蒙精神溯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