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天干五合可以化,而地支六合卻不能化?請看文章分析

我們都知道天干的五合是可以合化的,比如甲己可以合化為土,在陰陽五行理論中把它叫“真土”,那麼地支六合有沒有合化呢?答案是:沒有。雖然現在很多書中都有地支六合合化的介紹,但是這些理論並不見於正規的古籍文獻,應該是後人的杜撰。那麼,為什麼天干可以合化而地支不能合化呢?

為什麼天干五合可以化,而地支六合卻不能化?請看文章分析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說“天動地靜”,天動的原因是天為氣,氣的特徵就是流動性強,地不動的原因是地為形,地上的東西一般都比較固定,流動性差。氣是無行的,是流動的,所以不同的氣之間隨時可以相遇,相遇則有糅合的可能,比如說寒氣和溼氣糅合,就會變成“寒溼之氣”,在這種“化氣”中已經無法分出寒氣和溼氣,是一種全新的氣,也就是合化了。

為什麼天干五合可以化,而地支六合卻不能化?請看文章分析

而形是不動的,是固定的,比如說土和水相見,會變成“泥”,但是隻要太陽曬乾水氣,則土仍在;將土濾出來,則水仍然在。所以,在形的變化過程中,他們之間只是簡單的“物理”作用,是一種混合而已,其中原來的五行並沒有消失。所以,天干是氣,兩種不同的氣相遇會變成一種新的氣,這是化學反應;地支是形,兩種不同性質的東西放到一起,它們只是發生簡單的混合,這就是物理反應。

為什麼天干五合可以化,而地支六合卻不能化?請看文章分析

地支合化不見於命理典籍,只是在臺灣版的《淵海子平評註》中有專門章節寫到此內容,而原版的《淵海子平》中是沒有的。我目前無法考證此《淵海子平評註》是何人所編著,但其中的地支合化應該是後人所加無疑。而天干的合化其來源十分清楚,在《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中已經有明確的記載,所以其理論應該創立在秦漢之前,後來的《五行大義》中也有天干合化的詳細闡述,其理論流傳有序,傳承分明。

為什麼天干五合可以化,而地支六合卻不能化?請看文章分析

從八字理論的角度來說,幹為天,支為地,地支中藏十神為人,如果地支可以合化,豈不是兩個不同的人合在一起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嗎?假如日主為甲,地支子中藏癸為其子女,醜中藏己為其老婆,子醜相合化土,豈不是兩個地支相合而化,將子女和老婆都化沒了麼?所以地支只能合而不能化。天地人中只有天可以合化,因為其為氣,地支和地支中的藏幹都不能合化,因為它們是地和人

為什麼天干五合可以化,而地支六合卻不能化?請看文章分析

最後,送上一張我自己二次標註的《五運經天圖》給大家(上圖),大家可以據此更加明確什麼叫天干合化,比如戊癸相合為“丹天”之氣,此氣經過牛女二宿和戊,其中戊為天門,此氣五行為火,其他四個合化大家可以自行查看不再詳述。中華的傳統文化流傳幾千年,在每個不同的時代都有發揚,但同時也有不合理的東西摻雜進去,比如地支六合。做為命理後學的我們,必須要分辨哪些是真正傳承的理論,哪些是隨意雜糅的理論,以免為書所誤。

文章源自|西風獨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