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網友:爲什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當一位老外問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其他的貧窮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來看看網友們是如何回答的吧!

國外網友:為什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國外網友:為什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弱小國家無法操縱自己的命運,這些國家很容易受到全球局勢的影響。歐洲有許多雖小但很強大的國家,那是因為它們在早期就發展起來了。比較中國和日本,日本曾經是世界GDP第二的國家,但當中國在2011年超過日本後,僅僅過了5年,中國GDP就比日本多了兩倍。但中國的人均GDP仍是日本的四分之一。

至於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你可以看到人口越多,他們就越發達。為什麼?

工業!工業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不夠的話,小國依賴旅遊業,高科技(我懷疑他們是否有能力擁有和維持一個像樣的工作環境,比如無菌實驗室),出售資源……這種模式下的發展既不能積累鉅額財富,也不持久。

國外網友:為什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國外網友:為什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通常工作勤奮,紀律嚴明。臺灣、香港、新加坡、澳門,都有大量的中國人,他們的經濟狀況大多不錯。他們並不都有相同的政治模式。得益於人民共享的教育和努力工作的文化信仰,儒家思想是這些文化特徵和價值觀的總稱,儘管聽起來很簡單。

這些國家繁榮發展所需要的,與其說是成功地找到正確的模式,不如說是有效地消除困境與阻礙的模式。日本最高做到這一點,中國正在努力,其的情況更大更復雜。只有越南、朝鮮、蒙古等國家的儒家思想(簡單地說)還停留在抑制他們爆發的體系中。現在越南正接近於消除或改變一個功能失調的體系,顯然其正朝著小規模中國的方向前進著。

國外網友:為什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國外網友:為什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無法複製中國的發展模式?

這裡有很多針對中國的好答案,所以我不會再補充他們的觀點。

作為一個曾為外國和政府提供國際發展諮詢服務的人,我給出自己的觀點,重點是將知識和能力從我的祖國轉移到他們的國家。

但是文化因素是最大的挑戰,也是各國在“複製”模式過程中經常失敗的原因。政策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們是由決策者開發的,與當地的環境關係很大。

當一個國家試圖模仿另一個國家時,這些細微差別往往會被忽略。即使你從發達國家聘請了一位對這些細微差別有洞察力的顧問,單想要複製這一點還是幾乎不可能的。

就中國而言(我曾為市政府做過諮詢工作),即使你有外國政府的背景,作為局外人也於事無補。我曾經分享過某種政策和發展框架,那裡的官員指出,這是創新的,也很有用,但與此同時,他們還是溫和地反駁了我,因為政治成本太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