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照顾生病孩子的妈妈,都是孙子

流感爆发,以为孩子能扛过去,每想到赶在最后一波中了招。

每个照顾生病孩子的妈妈,都是孙子

上个周末开始孩子有点肺炎,在妇幼打针。这一个星期,累的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真心觉得当妈不易。

总共150毫升的药,打完最多两个小时。还有三支雾化,也就几分钟的事儿。但是从早上八点钟出门到晚上六点到家,每天都得在医院待一天。从上个周六开始到昨天,整整打了六次针了,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在医院呆一整天,晚上孩子不舒服睡不着,得抱着哄着,一放下就哭闹坐着都能睡着,但还惦记着孩子,一会又是一激灵。醒来一摸孩子,怎么这么烫手,耳温枪怕不准,还得用最原始的水银温度计,测完孩子没事,放下她又醒了。

孩子一生病,当妈真累啊,累的跟个孙子似的。低声下气的孙子。

孩子不配合。

扎针就得扎半天。雾化坚决不配合,非得等到睡着了才能做。孩子倔啊,警惕啊,越来越难哄睡,困得俩眼皮打架,困得哭闹个不停,困得你得抱着他走来走去,也不肯睡着,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两个小时得耗着,眼看着终于睡着了,机器一凑近,她又撕心裂肺得哭起来!

灌药也艰难,劝说是毫无意义的,好不容易灌进去一口,立马吐出来,真的是掏心掏肺,吃一口吐一盆。给医生一说,吐了?再喂一次。

孩子不配合怎么办?对小宝宝,能怎么办?再着急不能表现,再生气不能发火。微笑、耐心、温柔、包容……™把自己逼成神经病。

医院里也有扛不住的宝妈,面对孩子的不配合,忍无可忍,下手贼狠。一巴掌两巴掌下去,声震整个输液大厅,孩子老么实得听话打针了,孩他爸、孩他爷爷奶奶不愿意了,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凭什么打孩子!怎么可以打孩子,孩子知道什么?他生病也很难受,你这个做家长的怎么这么失败,这么没有耐心。每个行注目礼的家长心里都是这句诘问。那个打孩子的妈妈终于还是有点难为情,给孩子道歉。

只有失败的家长才会动手,才会用打孩子来达到目的。

看了太多这样的理念,是的没错,当妈的的确需要更多的爱和耐心,我也努力得不打孩子,用尽全身的力气克制自己的汹涌而出的洪荒之力。想当个慈爱的宽厚的妈妈,太难了,不光对着不听话不配合的孩子得温柔耐心,对每个人都得陪着笑脸。

打完孩子,得承受孩子他爸的怒气;没打孩子,但就在医院同时也见过这样的家长,孩子不听话,怪当妈的平时太惯着了,口口声声都是你平时怎么教的……真难啊,温柔不行太宠了,上手不行打坏了。

在家如此,对外更是如是。

因为孩子的不配合,一躺下就哭,一哭护士就找不准血管,真是全身都被扎遍了。扎了这么多天,孩子头上、手上、脚上,能扎的地方都不能碰了,头发被剃掉了三分之一,脚青了一片,手上鼓针鼓得一碰就哭。心疼的要死,但是能怎么办?

给孩扎针的是护士,但是能骂护士吗?不能。能提意见吗?不敢。说到底,孩子还得指望护士给扎呢,不能有半点埋怨,你得陪着笑脸,假装没事,你得让护士放轻松才能更好地找到血管,你着急苦的是孩子。

你一着急,孩子就跟着哭。这不就恶性循环。

为了孩子,有时真感觉当妈的都是孙子。处处小心翼翼,低声下气。

养孩子,打孩子吧伤害孩子自尊心,扼杀孩子天性,使孩子胆小反感对立;不打吧,纵容溺爱,让孩子没有同理心,不懂爱与被爱,将来自私自利,不能独立,容易养出人人喊打的熊孩子。甭管你养孩子多么辛苦,都是应该的,人人都能指手画脚,点评你不会教育孩子。

给孩子看病,得尊重医生,否则就是医闹,影响儿科医生上岗率;送孩子上学,老师说的一个字不能反驳,害怕老师给穿小鞋,要么对自己娃爱理不理。

孩子生这一场病,真的是深切体会了一把孙子的心情。

孩子生病好了,回到工作岗位,领导埋怨你怎么请假这么长时间;孩子说妈妈你好狠心,我还在生病;孩子爸爸爷爷奶奶说,孩子还没好利索,怎么就去上班,到底上班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天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