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副流行性感冒

牛副流行性感冒

牛副流行性感冒,由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

單股負鏈RNA病毒,為轉錄和複製的模板

基因排列次序:3’端-leader-N-P/C/V-M-F-HN-L-trailer-5’端

5’端沒有帽子,3’端沒有poly尾巴。

形態:圓形或略呈卵圓形

生化特性:對多種化學消毒劑敏感,

(室溫條件下,等體積的氯仿和病毒混合處理10min,virus完全滅活。)

(20%的乙醚於4℃條件下,處理16h可使virus滅活。)

(Ca2+,Mg2+可增強virus對熱???的抵抗力,eg:1mol/L的Mgso4對副流感病毒有穩定作用。)

對溫度較敏感,-80攝氏度活性保持數年,血清對virus有保護作用,

有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活性(能凝集人“O”型、豚鼠和雞的紅細胞。)。

病毒在55℃ 30min完全失活

在無血清的營養液中,37℃處理24h可使99%以上的virus被滅活。

在5%血清中virus較穩定。

病毒基因組全長至少編碼6種結構蛋白:

N(核衣殼蛋白)、P(磷蛋白)聚合酶活性必須、L(大分子蛋白)與P蛋白共同構成多聚酶複合體

M(囊膜蛋白)、F(融合蛋白)導致感染細胞形成合胞體、HN(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參與F蛋白介導的宿主細胞的融合

致病機制:

通過飛沫傳播

(1)造成纖毛和肺泡細胞功能損傷。

(2)感染肺泡巨噬細胞、引起機體免疫抑制。

病變:

呼吸道病變,鼻腔、副鼻竇大量黏膿性滲出物,肺間質病變紅色、暗紅色。

病原診斷

(1)病毒的分離培養:病變組織接種MDBK、Vero等易感細胞,BPIV3細胞病變早期變大、變圓,局部細胞開始融合,晚期大面積融合,最後細胞融合壞死脫落。

(2)分子生物學方法:根據BPIV3保守的N、M、HN基因設計特異性引物,提取病變組織的樣本RNA,然後進行RT-PCR、實時熒光定量RT-PCR、環介導逆轉錄等溫核酸擴增(RT—LAMP)等的檢測。

(3)免疫學檢測方法

①血凝抑制實驗,(人的“O”型、豚鼠、雞的紅細胞)進行血球凝集試驗(HA)

方法:將病毒抗原稀釋4個血凝單位(1:32),在血凝板上1-12孔各加入50μL生理鹽水,第一孔加入50μL血清倍比稀釋至11孔,最後丟棄50μL,每孔再加入雞紅細胞懸液50μL,輕輕震盪,37℃,靜置30min觀察結果。

②病毒中和實驗

應用固定病毒-稀釋血清法,濃度??,血清、病毒各0.1mL混合後,室溫放置1h,接種MDBK培養物37℃,3-5天觀察病變。

③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牛副流行性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