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書齋里的爐瓶三事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香 氣 中 的 生 活 美 學

茶道協和,花道養心,香道靜心

作為健康生活引領者

樂想家致力發現美、傳遞美、創造美

或烹茶、焚香,或撫琴、蒔花

為您塑一席靈思靜身地、風雅修心所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香與茶相諧,與道同行。縹緲於廟宇神壇,悠然於書齋琴房,怡情助興於席間,或讓人在一片氤氳中獨處靜室,閉觀默照。

焚香啜茗,通過雅緻之趣頤養情懷。“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

香、禪、茶三者結合,這“三道合一”的學問高深莫測,共同構成了高境界的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薰香文化始於漢,盛唐後已經很普遍,五代的羅隱有詩:

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爐暖玉樓春。

憐君亦是無端物,貪作馨香忘卻身。

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宋代,士大夫著力追求精神品質的提升,各種雅藝都完成了奠基,薰香也成了一門藝術。

由此,“宋人香事”成為香道界的權威,其門道之精細,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盡。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品香有“清甘溫烈媚”五品標準,品茶有“香清甘活”四種品格。宋人所用香品更是調製的格外精心。

按類型分為鬱豔動人花香,風調清新果香,還有各種制香的巧妙方法:用大香梨裝入沉香檀香末研碎焚燒製成“江南李主帳中香”、在榲桲果的空腔裡用慢火煨透製出“笑梅香”,只聽一聽就惹人動心。

還有“花蒸香”工藝。將沉香、檀香或棧香切成小塊,稱為“香骨”,與新鮮花朵密封在容器,小火緩蒸。

“花氣蒸濃古鼎煙,水沉春透露華鮮。”

古銅鼎中升騰的四季繁花之香魂浸透了香片。點燃之時,爐香斜嫋,芳氣低迴。過去一年逝如春水的時光浮現眼前,品香人被牽動得心潮暗湧,陷入了深深思緒中。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黃庭堅還作《香之十德》細說香品的種種好處:

“感格鬼神,清淨身心,能拂汙穢,能覺睡眠,靜中成友,塵裡偷閒,多而不厭,寡而為足,久藏不朽,常用無礙。”

品香是佳事,品茶亦然。香與茶吸收日月自然精華,深得自然秉性。人之好香、好茶是天性使然。於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在馨悅香氣中調和心智靈性;品或淡或濃的香茗,清流從喉部順勢而下,流蕩身心。

嗅味比視聽更能挑動人們細膩的心,香道與茶道的深度美學更是直達心竅,令人豁然開朗。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以樸素的自然材料製作的香很受文人喜愛,宋代另一個大文豪蘇軾就愛摘松柏之實作成柏子香使用。他在《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獨酌》一詩中便提到:

“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

這種以自然界中樸素的花朵、果實為材料的香被戲稱為“山林窮四和”。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柏子香的製作方法簡單,材料易得:

柏子實不計多少,帶青色未開破者,右以沸湯焯過酒,浸蜜封七日,取出陰乾,燒之。——《陳氏香譜》

帶青色、未開破的新鮮柏子隨意採集多少,用沸水焯一下,然後浸在酒中,密封七天,再取出,放在陰涼處晾乾後,就是古代文人的柏子香。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聞香是意境之美,香器則展現了香的具體之美。

除了為人熟知的香爐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香器:香爐、薰爐、香匙、香盤、薰籠、斗香……

一縷香菸隨風而逝,香爐卻能捕捉其真味,氤氳在闊大的腹爐中。紛繁世界,靜心品一爐馨香實在難得。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讀書時用什麼類型的香?明人高濂有獨到的見解。他在他的養生著作《遵生八箋》中將香歸類為幽閒者、恬雅者、溫潤者、佳麗者、高尚者等,不同類型的香應用於不同的生活情境。

其中溫潤者,適合晴窗拓帖,揮麈閒吟,篝燈夜讀,焚以遠闢睡魔。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明代市面上銷售的越鄰香、甜香、萬春香、黑龍掛香被高濂歸類為香中“溫潤者”,適用於讀書時燻焚。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明代制香業相當發大,各香家都有聞名於世的香品。甜香為明代宮中所制最佳,屠隆《考盤餘事》記載:

甜香,惟宣德年制清遠味幽,壇黑如漆,白底上有燒造年月,每壇一斤,有錫蓋者方真”。萬春香、龍掛香,內府者佳。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當時民間有一大批制香行家,所製作的香可與宮中香相媲美。

京城中有制香大家劉鶴,屠隆《考盤餘事》載:“龍掛香有黃、黑二種,黑者價高,惟內府者佳,劉鶴所制亦可”。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古時所用的香多為丸、餅、粉狀,使用方式也要比點一根線香複雜的多。

古人焚香講究“焚香取味”,藉助炭火之力讓香丸、香餅散發香味。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風流才子在秉燭夜讀時,常有美女陪伴左右負責焚香一事,燒炭、埋炭、理灰、添香......有詩描寫這一浪漫美好的情景:

“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

對寒窗苦讀的學子們來說,焚一爐解困意的香才是最好的選擇。在《香乘》中記錄了一方讀書時焚用的“窗前醒讀香”,此香可為丸或製成線香。

讀書時若有倦意,焚燒此香,便可神清氣爽,不思睡眠。此香相當於香中的“紅牛”,困了累了,焚上一支,效果甚好。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高濂說:“嗜香者,不可一日去香”。焚香伴讀書不僅是文人雅趣,其清芬醒神以利讀書的功效,更讓香成為書齋必備之物。

生活美學|書齋裡的爐瓶三事

請持續關注樂想家,

將不斷為大家推薦更多有趣的新鮮事物,

分享更多生活美學,

為你打造快樂·理想·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