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这支军队,没想到居然浴血再生断送了后梁天下

谈古论金之前发表的《与长安皇帝齐名的这支军队剽悍百年,一夜之间却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说的是骄悍难制的魏博牙兵被魏博节度使罗绍威联合朱温,阴谋杀了一个彻底干净,自此以后,虽然罗绍威如愿以偿消除了心头大患,但是魏博镇的实力也被消耗殆尽,罗绍威只得死心塌地当朱温的马仔,到他英年早逝之后,魏博镇也顺理成章不再姓罗,而成了朱温直接控制的地盘。

五代时期的地盘本身就是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变动不居的,魏博也是如此。

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这支军队,没想到居然浴血再生断送了后梁天下

魏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实力,造成了“魏博富强,列侯专地,唐朝三百年,唯姑息之”的格局

话说朱温麾下有一员大将名叫杨师厚(?—915),杨师厚是颍州斤沟(今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倪邱镇斤沟集)人,勇猛善骑射,原为唐末五代时军阀李罕之部将,李罕之投降晋国(晋国,883~923年,是唐朝末年与五代前期李克用建立的政权,亦称“前晋”,是后唐的前身)时挑选他部下精兵百人献给晋王李克用,杨师厚就在这百人之中,但是杨师厚在晋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后来因犯了军法逃奔朱温方面,朱温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当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在朱温麾下,杨师厚破李茂贞于岐下(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迫降王师范于青州(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败赵匡凝于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屡立战功,其中最突出的两次战役是从刘知俊手里奇袭夺取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大破李存勖军而解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之围,因此,后梁建国之后,杨师厚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可谓出将入相,风头甚健。

乾化二年(912),杨师厚军攻破枣强,屠戮全城,凯旋之后,杨师厚率领部下屯驻魏州(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东北)。

后梁太祖朱温次子朱友珪弑父篡夺帝位之时,魏州衙内都指挥使潘晏与大将臧延范、赵训图谋作乱,杨师厚接到告发,便抓捕并处死了他们。稍后,又有指挥使赵宾率领部下准备作乱,也被杨师厚领衙兵包围捕捉并斩首。此时的魏博实际已经在杨师厚的控制之中,朱友珪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任命杨师厚为天雄军节度使(即魏博节度使)、检校侍中。

这时杨师厚手握河朔重兵,威高震主,朱友珪以他为患,诏令杨师厚到京朝拜新皇帝。杨师厚于是率领精壮甲兵1000人来到洛阳,在都城外严阵以待,自己仅带着十多人入城谒见,朱友珪被吓得够呛,只得卑辞厚礼客客气气地将杨师厚送走。

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这支军队,没想到居然浴血再生断送了后梁天下

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地图

杨师厚很清楚,自己能够当上魏博节度使,能够让“皇帝”(朱友珪这个所谓皇帝后世史家一般不承认)畏之如虎,主要在于自己兵强马壮,所以,他进一步扩充实力。史称:

(杨师厚)矜功恃众,擅割财赋,选军中骁勇,置银枪效节都数千人,给赐优厚,欲以复故时牙兵之盛。

也就是说,杨师厚想重新恢复魏博牙兵的剽悍和声势,所以专门设立了一支几千人的“银枪效节都”(也就是“银枪效节军”)作为自己的亲军。

这支军队为什么叫“银枪效节军”,可能是因为所用武器是材质较好的枪。据陶穀《清异录》的记载:

枪材难得十全,魏州石屋材多可用,杨师厚时,银枪效节都皆采于此。

用建筑材料石材改制成枪,具体工艺不是很清楚,但总的来说就是武器质量比较好。

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这支军队,没想到居然浴血再生断送了后梁天下

银枪效节军

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魏博牙兵,就这么重新建立了起来,虽然从生物个体上不再是原来的那批人,但剽悍善战的特性,却并没有什么差别。

梁末帝乾化五年(915),杨师厚去世,后梁末帝朱友贞(888-923,取代朱友珪登上帝位的后梁最后一个皇帝)害怕魏博牙兵骄横难制,便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割天雄军相(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和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卫(卫州,治所长期在汲县即今河南省卫辉市)、澶(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三州为昭德军,任命张筠为节度使;魏(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东北)、贝(贝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博(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三州仍为天雄军,任命贺德伦为节度使,目的就是用这种肢解的方式来瓜分势力雄厚的魏博牙兵。魏州牙兵当然不从,牙将张彦煽动牙兵说:

朝廷以我军府强威,设法残破之。况我六州旧为藩府,未尝远出河门,一旦离亲戚,去乡里,生不如死。

魏博牙兵如干柴遇到火星,一触即发发动兵变,囚禁新任节度使贺德伦,逼迫其上书朝廷恢复魏博六州之地,末帝坚决不从。兵变的魏博牙兵遂再次逼迫贺德伦,请降于晋,兵变参与者之中也有文化人,给晋国的状词有这样的漂亮语句:

屈原哀郢,本非怨望之人;乐毅辞燕,且异倾邪之行。

把自己的行为说得义正词严高大上极了。

这时,本文的主人公李存勖登场了。

李存勖(885-926),小字亚子,晋王李克用之子,此时袭晋王之爵,是晋国新一代的领袖,也就是后来后唐开国皇帝。

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这支军队,没想到居然浴血再生断送了后梁天下

后唐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

李克用于908年2月24日去世时,给了李存勖三支箭,象征晋国的三大敌人:

第一是大仇家梁(朱温集团);第二是李克用所立而背晋归梁的燕王刘仁恭;第三是和李克用约为兄弟也背晋联梁的契丹耶律阿保机。

李存勖之后的战略目标主要就是这三方,而后梁自然是最重要的敌人,魏博在晋梁之间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得知这个消息,李存勖第一时间赶到魏州。

李存勖进入魏州之时,兵变首领张彦带了500名银枪效节军士兵,披甲持兵,前来拜谒,李存勖毫不畏惧,对他们说:

你们在城中,滥杀平民百姓,夺取他们的妻女,这几天到我这告状的人很多,应当斩杀你们,来向魏博百姓谢罪。

遂杀死张彦等为首七人,然后对士兵说:

现在罪只限于这八个人,其余都不问,从今往后,你们要竭力做我的爪牙。

剩下的银枪效节军将士被李存勖的气场吓得战栗不已,李存勖又安抚了一番。

第二天,李存勖轻裘缓带(不穿盔甲的平时装束)骑马进城,命令原先张彦的部下披甲持兵,在自己的坐骑周围保护自己,这番大智大勇、推诚置腹,使得魏博牙兵完全服了这个新的统帅。

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这支军队,没想到居然浴血再生断送了后梁天下

史称帝(李存勖)下令抚谕邺人,军城畏肃,民心大服

李存勖兵不血刃,占领魏州,接受贺德伦奉献上的虎符军印,兼领魏博节度使,同时将8000人左右银枪效节军置于自己直接的统帅之下,号为帐前银枪都实际上就成了李存勖的亲军。

李存勖夺取魏博,是其对梁作战的一个转折点,之后,晋、梁濒河争战者8年,终于以李存勖的胜利而告终。这支名叫帐前银枪都亲军勇悍无敌,在李存勖对后梁作战中奋勇争先,功勋卓著。

比如,后梁贞明四年(918),胡柳陂(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之战时,梁军贺环结阵而来,晋军惊溃,大将周德威控制不住乱势,父子皆不幸战死。李存勖只好据高丘收散兵观察战场态势,陂中有土山被贺环引军占领。李存勖对将士说:“今日得此山者胜,我同你们一起夺取它。”即引骑兵先登,李从珂与帐前银枪都大将李建及率银枪军继进,遂控制制高点,入夜,李嗣昭、李建及率银枪军大呼陷阵,梁军大败。胡柳陂之战,晋军先败后胜扭转战局,“帐前银枪都”可以说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被朱温杀了个干净的这支军队,没想到居然浴血再生断送了后梁天下

李存勖灭后梁后建立后唐

当年被朱温杀了个干干净净的魏博牙兵,没想到以“银枪效节军”或“帐前银枪都”的名号浴血再生,还最终断送了朱温建立的后梁天下。

这支部队一直传延至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该年,为牙兵所制的节帅赵在礼阴通后唐明宗李嗣源,出效节九指挥北戍卢台,后乘乱将此军联同其在营家属“并全门处斩”,史载“永济渠为之变赤”。

史称,“魏之骄兵,于是而尽“,魏博牙兵虽然确实骄悍难制,但先后被所谓“自己人”杀了两遍,这吊诡的杯具也是没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