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遥远的Paradise,黄贯中写下了这首恨天之曲!

酒逢知己,最多就是喝到微醺之后倾吐几句肺腑之言。棋逢知己,也不过是你来我往的争个高下。而琴逢知己,却可以清晰感知到心与心的交融,那种因默契带来的欢愉,那种高山流水的的情谊,顺着音符缓缓流动。

1986年,美国著名激流金属乐队Metallica的贝斯手Cliff Burton因车祸丧生,这给乐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Cliff在乐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贝斯弹奏方面才华出众,他还精通多种风格的摇滚乐,并在和声与编曲方面颇有心得。

1991年,Metallica发行了乐队同名专辑,其中有一首经典的怀念致敬单曲,Nothing Else Matters。

重金属作品听多了之后,难免有的乐队会腻,但Metallica绝对不会。无论是汹涌澎湃的吉他潮,还是James Hetfield的金属嗓音,都能给人莫大的享受。Nothing Else Matters,是金属乐中柔美深情的代表作,不仅非常走心而且百听不厌,是与队友的隔空对话,也是在坚强的自我告慰。

1993年,极富创作灵性的音乐人黄家驹离世,这是摇滚乐迷的重大损失,几乎大到无法弥补。昨天,一位正在读大学的歌迷说,由于资金不充裕无法去到纪念演唱会现场,之后他的留言深深的打动了成蹊。

望着遥远的Paradise,黄贯中写下了这首恨天之曲!

有些人能够深深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1994年,Beyond三子的《二楼后座》推出,其中「遥远的Paradise」表达了对家驹浓浓的思念,在歌迷中的流传度很高。

遥远的Paradise,作曲黄贯中,主唱黄贯中,编曲Beyond和梁邦彦,悲壮和沧桑的美感,尤其是吉他的部分让人一再的想去体验回味。

前奏,失真心碎的电吉他只在右耳响起,音色给人撕心裂肺之感,像一个男人沙哑着嗓子站在海边无奈的低吼,恍惚间还会生出一种错觉,似乎那传来的琴声是家驹在天界隔世弹奏的,这段旋律在整首歌里所占的篇幅很长。随后入耳的悠扬曲调迅速将人带入想念的氛围里,往昔一起打拼的岁月浮上心头。木吉他不时的扫拨烘托了怀旧味道,鼓点坚硬决绝,似乎每一下都是咬着牙在重击一般。电吉他承担着每次情绪的起承转合,总在最难过的时候带着怨气跃出来嘶鸣。到了后半程,电吉他加速弹奏时,木吉他的节奏也明显加快,陪伴着电吉他默契的一起到底。结尾,虽然一切归于平静,但思念和不舍之情似乎依然没有宣泄完。

最难受的莫过于电吉他多次发出类似啼哭的音色,把心戳的生疼。悲伤就一定要泪如雨下么?当然不是,有时候暗中淌泪或忍住眼泪比流下眼泪更难。

黄贯中唱的真挚动人,既不是原谅我今天时的清亮,也不是后期十八时的沉厚,恰好介于两者之间。那一声吼,震碎人心痛断肝肠,不解,无奈,孤独,恨天!三人的合音空灵遥远,一次次唱给远方的他,那个人一定可以听得到。相比其他版本,在日语版里,黄贯中的声线更为洒脱清澈。

对不起,“我”不习惯这样的孤独,不喜欢一个人弹吉他时失去那种琴瑟和鸣的意境。“你”知道的,其实“我”并不脆弱,但自从只剩下手里这把孤琴之后,“我”已经绝望到了极致,之前“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甚至目空一切,但自从缺了你,“我”的脆弱竟暴露的如此彻底。“你”是不是一定要“我”适应独行?

望着遥远的Paradise,黄贯中写下了这首恨天之曲!

艺术恐怕是这肮脏世间的最好佐证了,你想知道的一切答案都可以在其中找得到。当一切从作品出发时,这世界也会变得无比透明澄清,从此,你再也不想去碰那些试图左右人们思考的小道爆料了。

黄家驹希望自己的歌迷是什么样子?你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