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全傳》中凸顯原書作者的英雄主義情結

《說岳全傳》中凸顯原書作者的英雄主義情結

《說岳全傳》是清代浙江大儒錢彩,根據前朝人些的《岳飛演義》和民間流傳的岳飛故事編撰的歷史英雄傳奇小說,全書共計八十回。

《說岳全傳》前六十回基本基於宋金當時的歷史事實,但在岳飛就義後的二十回基本上基本上作者屬於天馬行空的幻想。

《說岳全傳》後二十回以嶽雷為主角展開,描述嶽雷歷經磨難,終於為父平反,後帶領南宋人馬渡過黃河,直搗黃龍,迎回二帝,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作者錢彩,完全沒有考慮任何的歷史事實。

《說岳全傳》中凸顯原書作者的英雄主義情結

歷史上宋金對峙基本歷史事實可參考紹興議和內容:①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②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二州及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③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

經上可以看出紹興和議體現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南宋不僅僅不是像《說岳全傳》中表現的那樣直搗黃龍,而是南宋向今稱臣,說白了南宋已經在政治上已經成為了金國的藩屬國,就像明朝時期朝鮮和大明的關係。

再說岳雷這個人,歷史上確實有,岳飛冤案昭雪後,嶽雷封忠訓郎,閣門祗侯,又蹭武略郎,翰林院大學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紹忠侯,卒於嘉定三年(1210年)8月22日,壽年78歲。基本上就是做了一輩子的太平官,沒見後期有什麼重大的抗金影響。

《說岳全傳》中凸顯原書作者的英雄主義情結

最後說徽欽二帝,歷史上兩個人都死在了五國城,後代基本被異族同化,《說岳全傳》幻想他倆被迎回南宋這一點,估計連作者本人都不知道如何圓下去,故全書的最後並沒有交代兩個人回南宋後的結局。

作者錢彩為什麼要如此不顧歷史神化嶽雷呢?小編想無非有以下考慮:

一、滿清入關,北方迅速平定,然而南方士大夫基本上是反清的,這遭到了八旗兵殘酷的鎮壓,歷史上出現了嘉定十屠事件,給讀書人內心造成了對滿清的反感。

二、殘酷的歷史事實讀書人無力抗爭,只好藉助歷史英雄來替自己申冤報仇,這就好比白天睡大覺夢到自己當了銀行行長的兒子,天天數大錢。

三、歷史上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有英雄情結,遍觀很多的演義故事,很多人物的塑造無不透露出這一點。

《說岳全傳》中凸顯原書作者的英雄主義情結

小說,演義對個別歷史人物的塑造和神話是可以,但是像《說岳全傳》這樣最後的結局居然是金向南宋納降,交出了徽欽二帝,這樣嚴重不顧歷史事實的事情與現代換過人拍的《神機箭》射瞎李世民眼睛,大唐向高麗投降沒什麼區別。

明朝羅貫中編寫《三國演義》時,是同情蜀漢的,但也頂多就是擁劉貶曹,個別人的事蹟給誇大一些,但是作者並沒有改變三國覆滅,司馬氏統一天下的歷史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