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特殊的國民黨女兵,被迫捲入皖南事變,最後卻全部壯烈殉國

1939年6月,隨著抗戰形勢的變化,日本近衛文磨內閣喊出“不再以國民政府為敵”的口號,國民黨政府逐步調整了抗戰政策,由最初的積極抗戰變為消極抗戰、積極反共。

而就在此時,一隊風華正茂的女兵走向了抗日戰場,她們都畢業於軍統創辦的武漢電訊速成班,主要負責通訊、醫療等非戰鬥任務。

一支特殊的國民黨女兵,被迫捲入皖南事變,最後卻全部壯烈殉國

這些年輕的國軍女兵是非常單純的,她們沒有因為自己是國民黨軍士兵,穿著國軍的制服,腳登高筒皮靴,就瞧不起穿著粗布土衣,打著綁腿的新四軍戰士。在戰場上,她們互相幫助,結下了很深的情誼。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千餘人,在葉挺、項英率領下開始北移。1月6日,當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新四軍英勇抗擊,激戰7晝夜,終因眾寡懸殊, 彈盡糧絕,除傅秋濤率2000餘人分散突圍外,少數被俘,大部壯烈犧牲。

一支特殊的國民黨女兵,被迫捲入皖南事變,最後卻全部壯烈殉國

皖南事變爆發後,這些女兵所在國軍部隊負責將新四軍俘虜押往上饒集中營。押解途中,這些女兵對長官的做法非常的不解。171團的中尉軍醫官方靜文就直接質問長官:“都是中國人,為什麼要自己打自己的同胞?”這位長居然蠻橫地回答:“你一個軍醫,這裡沒你說話的份兒!”

然而,日軍山口義雄部卻掌握了國軍171團的動向,準備伺機將其圍殲。1月23日,山口義雄部在茂林北部地區設伏,一舉包圍了國民黨押運部隊,並集中優勢火力發起進攻。

剛剛還對新四軍俘虜惡語相向的國軍一下子慌了,也就顧不上新四軍戰俘了。為保護受傷的戰俘免遭日軍炮火,方文靜力主掩護傷員先行撤退。國軍由於人數、火力都處於劣勢,加之先前的內耗,很快敗下陣來,掩護傷員撤退的國軍士兵也相繼戰死。面對蜂擁過來的日軍,為了避免受辱,這位年僅22歲的中尉女軍官掏出手槍,對著自己的心臟開了一槍,鮮血頃刻染紅了胸口,方靜文壯烈殉國。後來打掃戰場的日軍士兵看到這名女軍醫的遺體,無不震撼,脫冒至敬!

一支特殊的國民黨女兵,被迫捲入皖南事變,最後卻全部壯烈殉國

茂林地區國軍指揮部這是才接到171團以被日軍山口義雄部全殲的電報,中校電訊參謀顧瑛悲憤交加。她原本對新四軍相當的仇視,甚至告知押解的軍官“死幾個新四軍俘虜無所謂”。

一支特殊的國民黨女兵,被迫捲入皖南事變,最後卻全部壯烈殉國

但是,當她得知方靜文在前線戰死的消息後,十分悲痛,因為她們在武漢時就情同姐妹。顧瑛跑到作戰室大聲質問長官:“方靜文戰死了,所有的戰俘也都死了,這就是你們想要的結果!”轉身憤而要求到抗戰前線去,為死去的姐妹報仇。

一支特殊的國民黨女兵,被迫捲入皖南事變,最後卻全部壯烈殉國

由於國民黨整體消極抗日的基調沒有變,對前線亦缺乏支援顧瑛所在的前線部隊很快遭到日軍的突襲,因武器裝備處於劣勢,大多戰死。為了防止密碼本落入日軍之手,顧瑛將其藏在自己的高筒皮靴裡,待日軍走近,拉響了手雷,與日寇同歸於盡。

這就是1941年在多個戰場所出現的情況,國民黨消極抗戰的直接後果,是令很多國軍士兵不知誰是敵人,又不知為誰而戰!一面與新四軍為敵,一面又要防備日軍的突襲,國民黨軍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因而損失慘重。

一支特殊的國民黨女兵,被迫捲入皖南事變,最後卻全部壯烈殉國

然而,以方文靜、顧瑛為代表一些單純正義的國軍女兵,她們雖然身在國民黨陣營,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她們沒有退縮,而是堅決抵制了上級的錯誤決定,在日寇大舉進攻的時刻,盡到了一名軍人的責任——團結一致,共同抗日,最終英勇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