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找准脱贫好路径 增强致富新动力——文县中寨镇农村“三变”改革促农致富增收侧记

三年决战奔小康|找准脱贫好路径 增强致富新动力——文县中寨镇农村“三变”改革促农致富增收侧记

距全县精准脱贫还有 494

距与全国同步小康还有 859

2017年初,为了解决贫困户增收难题,填补村集体经济空白,中寨镇率先建立了“松坪蜜蜂养殖观光农场”,贫困户以自有种蜂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经营管理,年底按股比分红,形成了农村“三变”改革的雏形。

镇党委书记侯立民说:“我们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县委组织部支持下,借助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购置280箱种蜂,创建了农场作为村集体资产,承包给松坪村原生态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合作社采取“集中+分散”的模式运作,又集中购置了550个蜂箱,350个蜂箱归集体统一使用,200个分配给合作社成员分散养殖。


三年决战奔小康|找准脱贫好路径 增强致富新动力——文县中寨镇农村“三变”改革促农致富增收侧记

不到一年时间,合作社22户成员分散养殖规模达到800余箱,生产的蜂蜜由合作社负责统一经营,并创建了原生态土蜂蜜品牌,产业附加值显著提高,年底村集体经济积累有望实现5万元的目标。同时,9户未脱贫群众被纳入合作社,进行了产业配股,每户每年可获得800元保底分红,以及收益8.4%的二次分红。

王平是松坪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条件差。自从将种蜂交由合作社集中托管并参与分红后,分红收益获得了1400元,出售自有土蜂蜜达5100元,经济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改善。


三年决战奔小康|找准脱贫好路径 增强致富新动力——文县中寨镇农村“三变”改革促农致富增收侧记

松坪村返乡创业青年王如意,干事创业热情高,但苦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始终找不到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在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借鉴松坪蜜蜂养殖观光农场的创建和管理经验,他承包土地40亩发展油用牡丹,创办了松坪村油用牡丹种植基地,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进行运营。

松坪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合作社具体负责实施,并成功与“中川牡丹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并回购销售油用牡丹籽。农户以土地入股,未见收益前三年由合作社以每亩400元价格保底分红,获得收益后按净收益10%进行利润分红,使农户利益得到了最大化。

目前,松坪村油用牡丹40亩种植基地已建成,第二期项目计划完成扩种200亩,预计到年底完成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中,群众当年就获得了土地保底分红收益,并为群众稳定增收夯实了坚实基础。

在总结了松坪村农村“三变”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中寨镇继续丰富改革内涵,创建了通屯沟村“樱桃+土鸡”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带动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

在镇村两级组织大力支持下,文县双娥樱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200亩,农户直接用土地使用权入股合作社种植美国大樱桃,林下发展土鸡散养场。合作社负责人刘长娥说:“前三年,农户每亩土地每年可获400元的保底分红,樱桃挂果后,农户可以按照土地入股比例拿到效益分红,部分贫困户可以直接参与种植基地日常管护工作,给付工资报酬。”


三年决战奔小康|找准脱贫好路径 增强致富新动力——文县中寨镇农村“三变”改革促农致富增收侧记

贫困群众孙念祖两夫妻年事已高,无力耕种土地,导致土地长期抛荒,老人很无奈。在镇村两级干部和合作社负责人协调下,老人将闲置土地采用入股方式,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土地抛荒闲置问题解决了,对两位老人实现了精准帮扶,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目前,通屯沟村“樱桃+土鸡”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已投资40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出资20万元,合作社出资15万元,5户贫困户产业配股资金被吸纳入股5万元。

一座示范化土鸡散养场建成了,项目养殖场核心区占地3亩,散养区达200余亩,每年出栏散养土鸡1万余只,预计仅散养土鸡一项可获总收益120余万元。


三年决战奔小康|找准脱贫好路径 增强致富新动力——文县中寨镇农村“三变”改革促农致富增收侧记

“三变”改革铺富路,找准路径促脱贫。中寨镇正是抓住农村“三变”改革的政策机遇,找准了脱贫的新路径,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记者 李智谋)

监制:刘二银 编审:徐 睿 校对:李智谋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文县,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陇南文县发布

甘肃文县网:http://www.gswx.gov.cn/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三年决战奔小康|找准脱贫好路径 增强致富新动力——文县中寨镇农村“三变”改革促农致富增收侧记

文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