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百香果种殖首创“双层垂帘式”让环保与致富同行

近日,记者走访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黄凌镇进行扶贫调研,参观了黄凌镇在全国率先创新的百香果“双层垂帘式种植”示范基地。此创新在解决生产的同时,构建了一套生态环保的循环体系,又达到脱贫致富的成效,得了博白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并鼓励和支持全县农民推广此创新种植模式。

黄凌:百香果种殖首创“双层垂帘式”让环保与致富同行

图为参观百香果“双层垂帘式种植”示范基地

当日,记者在博白县黄凌镇党委领导的带领下,跟随“双层垂帘式种植”百香果的发明创始人,黄凌镇而水村坡塘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志明走进百香果“双层垂帘式种植”示范基地,一睹硕果累累的双层搭架百香果。张志明介绍说,这些百香果全程都是用畜禽养殖的废水来种植的,从未施过化肥。博白县是玉林地区的生猪养殖大县,而黄凌镇生猪养殖户也居多,粪污产生量大,养殖粪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部分的小散养户未采取干清类的方式,以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为主,偷排、直排现象普遍存在,对水和田林造成污染。

黄凌:百香果种殖首创“双层垂帘式”让环保与致富同行

图为博白县黄凌镇而水村坡塘种养专业合作社简介

为消纳养殖废水,减少污染,清洁田园,黄凌镇党委、政府领导与种养专业合作社不断研究,经过两年的种植经验,发现百香果是最能消耗粪污(农家肥)的。百香果是全年开花挂果的,需要不间断施肥,每年可施肥四十次以上,而其他果树每年只需施四五次肥,所以百香果是最能消耗粪污的果树,需肥量是其他果树的6倍以上。据统计,一亩百香果能消纳60-100头大猪产生的粪污,如果全县能大力发展种植百香果,可从根源上解决养殖对水的污染,从而做到“生产与环保同行”。

黄凌:百香果种殖首创“双层垂帘式”让环保与致富同行

图为“双层垂帘式种植”百香果园

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用双层、垂帘的方式种植百香果,这也是社长张志明的一大创新。据张志明介绍,一直来,百香果都是采用“平棚式”种植,叶在上面形成一个大棚,果在棚下面,由于果与地面得不到阳光照射,造成了果色偏白、果实偏软、口感不好、甜度不高,再加上地面潮湿,也造成了细菌滋生、病害增多,农药用量增加,不安全,而且亩产一般只有两千多斤。今年以来,经过坡塘种养专业合作社不断学习与研究,在全国率先创新进行了“双层垂帘式种植”的试验,把百香果按行分开种植,不再是形成一个大棚。这样种植阳光能直射到每个果子和地面上,从而把平棚式种植的所有缺点全部解决;再加上采用的双层密植方式,目前实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预计年产量将会提高到一万斤,是传统种植方式的3-5倍,大大降低了百香果的种植成本。

黄凌:百香果种殖首创“双层垂帘式”让环保与致富同行

图为百香果双层垂帘式种植式种植示范基地一角

黄凌镇采用垂帘式种植百香果,再加上全程农家肥种植的百香果,外壳更硬,保存时间更久,甜度更高,果相更好,外观更靓,种植成本更低,因此成了百香果中的“精品”,更受欢迎。此创新的新技术,吸引了全国各地种植、研究百香果的人士(包括台湾专家)前来参观、考察、学习、指导,到现在为止,已超千人次,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好评。

黄凌:百香果种殖首创“双层垂帘式”让环保与致富同行

图为“精品”百香果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粪肥还田利用,推动全镇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结合黄凌镇实际,在博白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制定了黄凌镇粪肥收运还田体系实施方案。通过扶持鼓励养殖户发展种植双层垂帘式百香果、甜象草产业自主消纳养殖废水。并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要求,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粪肥规模种植甜象草和双层垂帘式种植百香果等,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清洁田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博白县委、县政府目标任务数的要求下, 结合现代特色农业,黄凌镇全镇6个村(社区)计划规模种植甜象草和双层垂帘式种植百香果5千亩,有效地消纳畜禽养殖废弃物,推动全镇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绿水青山将重现,农民将得到增收。“双层垂帘式种植”百香果的首创模式将带动多个行业,真正实现“生产、环保、致富同行”。

法律顾问:蓝庆球律师 广西金大地律师事务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