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百香果種殖首創「雙層垂簾式」讓環保與致富同行

近日,記者走訪廣西玉林市博白縣黃凌鎮進行扶貧調研,參觀了黃凌鎮在全國率先創新的百香果“雙層垂簾式種植”示範基地。此創新在解決生產的同時,構建了一套生態環保的循環體系,又達到脫貧致富的成效,得了博白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認可,並鼓勵和支持全縣農民推廣此創新種植模式。

黃凌:百香果種殖首創“雙層垂簾式”讓環保與致富同行

圖為參觀百香果“雙層垂簾式種植”示範基地

當日,記者在博白縣黃凌鎮黨委領導的帶領下,跟隨“雙層垂簾式種植”百香果的發明創始人,黃凌鎮而水村坡塘種養專業合作社社長張志明走進百香果“雙層垂簾式種植”示範基地,一睹碩果累累的雙層搭架百香果。張志明介紹說,這些百香果全程都是用畜禽養殖的廢水來種植的,從未施過化肥。博白縣是玉林地區的生豬養殖大縣,而黃凌鎮生豬養殖戶也居多,糞汙產生量大,養殖糞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大部分的小散養戶未採取幹清類的方式,以傳統落後的養殖模式為主,偷排、直排現象普遍存在,對水和田林造成汙染。

黃凌:百香果種殖首創“雙層垂簾式”讓環保與致富同行

圖為博白縣黃凌鎮而水村坡塘種養專業合作社簡介

為消納養殖廢水,減少汙染,清潔田園,黃凌鎮黨委、政府領導與種養專業合作社不斷研究,經過兩年的種植經驗,發現百香果是最能消耗糞汙(農家肥)的。百香果是全年開花掛果的,需要不間斷施肥,每年可施肥四十次以上,而其他果樹每年只需施四五次肥,所以百香果是最能消耗糞汙的果樹,需肥量是其他果樹的6倍以上。據統計,一畝百香果能消納60-100頭大豬產生的糞汙,如果全縣能大力發展種植百香果,可從根源上解決養殖對水的汙染,從而做到“生產與環保同行”。

黃凌:百香果種殖首創“雙層垂簾式”讓環保與致富同行

圖為“雙層垂簾式種植”百香果園

還有一大亮點,就是用雙層、垂簾的方式種植百香果,這也是社長張志明的一大創新。據張志明介紹,一直來,百香果都是採用“平棚式”種植,葉在上面形成一個大棚,果在棚下面,由於果與地面得不到陽光照射,造成了果色偏白、果實偏軟、口感不好、甜度不高,再加上地面潮溼,也造成了細菌滋生、病害增多,農藥用量增加,不安全,而且畝產一般只有兩千多斤。今年以來,經過坡塘種養專業合作社不斷學習與研究,在全國率先創新進行了“雙層垂簾式種植”的試驗,把百香果按行分開種植,不再是形成一個大棚。這樣種植陽光能直射到每個果子和地面上,從而把平棚式種植的所有缺點全部解決;再加上採用的雙層密植方式,目前實驗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預計年產量將會提高到一萬斤,是傳統種植方式的3-5倍,大大降低了百香果的種植成本。

黃凌:百香果種殖首創“雙層垂簾式”讓環保與致富同行

圖為百香果雙層垂簾式種植式種植示範基地一角

黃凌鎮採用垂簾式種植百香果,再加上全程農家肥種植的百香果,外殼更硬,保存時間更久,甜度更高,果相更好,外觀更靚,種植成本更低,因此成了百香果中的“精品”,更受歡迎。此創新的新技術,吸引了全國各地種植、研究百香果的人士(包括臺灣專家)前來參觀、考察、學習、指導,到現在為止,已超千人次,得到了他們的肯定和好評。

黃凌:百香果種殖首創“雙層垂簾式”讓環保與致富同行

圖為“精品”百香果

為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高糞肥還田利用,推動全鎮養殖汙染綜合治理,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結合黃凌鎮實際,在博白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制定了黃凌鎮糞肥收運還田體系實施方案。通過扶持鼓勵養殖戶發展種植雙層垂簾式百香果、甜象草產業自主消納養殖廢水。並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要求,鼓勵和支持農民使用糞肥規模種植甜象草和雙層垂簾式種植百香果等,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少汙染,清潔田園,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升耕地質量,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博白縣委、縣政府目標任務數的要求下, 結合現代特色農業,黃凌鎮全鎮6個村(社區)計劃規模種植甜象草和雙層垂簾式種植百香果5千畝,有效地消納畜禽養殖廢棄物,推動全鎮養殖汙染綜合治理。

綠水青山將重現,農民將得到增收。“雙層垂簾式種植”百香果的首創模式將帶動多個行業,真正實現“生產、環保、致富同行”。

法律顧問:藍慶球律師 廣西金大地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