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紀實影像周:「儀式感」有餘,專業性還需努力

北京紀實影像周:“儀式感”有餘,專業性還需努力

導讀: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算得上一場合格的節展,除了“論壇”“交易”“展覽”等,還有一場“表彰大會”讓日常鮮少露面的紀錄片人突然站在了舞臺中央。

文 | 多米

今年的第二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指導,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從紀錄片展映到三大論壇,再到專門的紀錄片交易板塊, 影像周的活動安排與其他節展大同小異。

比較新穎的,是本屆影像週中對於“2017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的表彰大會。

北京紀實影像周:“儀式感”有餘,專業性還需努力

紀錄片也需要“儀式感”

34年來,馬志丹專注地記錄著一個個平凡生命的故事,用鏡頭見證這個時代漸入佳境。她說,“我熱愛的紀錄片事業,讓我有著不尋常的生命體驗。2009年,我在汶川採訪,有一天早晨,在三江鄉的一座山峰上,我迎著清晨六點的朝陽,張開手臂忘情地喊道,‘我是如此地迷戀光影,要用盡一生去追尋。’”

在第六屆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的頒獎禮上,廣東廣播電視臺製片人、導演馬志丹真誠分享了自己對紀錄片工作的感悟。

在今年的北京紀實影像週上,除了專家論壇與展映單元等紀錄片節展的“固定項目”之外,還設置了一場紀錄片的表彰大會—— “2017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的表彰活動,這也是其在北京紀實影像周的首次亮相。

北京紀實影像周:“儀式感”有餘,專業性還需努力

這場表彰大會,是對2017年紀錄片扶持項目進行的一次總結和收尾。

從政府層面的一份認可和鼓勵,其中的意義,全部化作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瞬間。

同樣在這場頒獎禮上,北京紀實頻道的製片人潘旭感受到的是激勵,是面對新徵程的勇氣。頒獎結束後,他也發佈朋友圈,“難忘今宵,我將懷著感恩的心走向新的征程,立言為證。”

從理性角度來看,表彰大會的意義依然豐富。當數量眾多的作品出現時,僅靠市場的力量是不夠的。相比於資金充足、條件充分的商業化影視製作,紀錄片傳播難、關注低等現象經常成為困擾紀錄片工作者的一大難題。這時,如果單純依靠觀眾的“偶遇”和口碑,可能依然會有許多優秀的紀錄片作品陷入曾經出現過的尷尬處境。

另一方面,隨著國產紀錄片作品的湧現,在紀錄片領域聚集的目光也在不斷增加。為了引導行業正向發展,樹立相對專業的作品標準,在扶持之後的評比與表彰更顯得十分必要。

對所有紀錄片工作者而言,這份責任應是沒有差別的,類似的表彰和引導行為值得其他紀錄片節展進行借鑑。

“虛火”的兩億

8月5日上午,影像周舉行了約兩小時的“紀實·交易”板塊,在結束後有官方的渠道宣佈“十餘家紀實影像企業參與活動,在板塊上發佈了15項紀錄片相關項目,項目涉及的資金總額過億。”

雖然這樣的交易額,相比2017年第一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確實有了很高的提升,然而這“兩個億”的數字或許形式大過了意義。據瞭解,“兩億”的構成分別由開閉幕式一些單位“捐贈”的一億構成的,但這對產業實際上沒有好處,只是一種虛火和形式主義。

兩個月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了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北京紀實影像周正是響應了政策的號召,通過舉辦各種展會突出紀錄片元素,並建立紀錄片產業交流交易平臺。

北京紀實影像周:“儀式感”有餘,專業性還需努力

一般來講,紀錄片節展等活動在推進紀錄片項目交易和落成時,都會經歷各方提案、交流和討論的環節,這也是紀錄片項目落實的平臺意義所在。

類似的紀錄片節展交易活動,國外有數十位買家、上百位觀眾參與的北美Hot Docs論壇,有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市場,國內則有紀錄片“新鮮提案”大會的交易平臺和⽂化交流推⼴大會。

還如前段時間的FIRST影展,也通過創投工坊對電影計劃代表進行一對一診斷,對30個FIRST提案評審進行闡述。他們通過產業嘉賓與青年電影創作者的對話,建立緊密而恰當的合作關係,一同建構青年電影系統的工業製作環境、市場通行的路徑。

紀錄片的業務洽談,需要足夠的介紹與提問時間,也需要真正有創意的紀錄片人和有誠意購買的買方或投資者。只有同時提供了時間和人員條件的平臺,才能真正對紀錄片項目的落成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否則,所謂“交易”板塊則更像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展覽。

在今年北京紀實影像周的日程安排中,卻並未見實際的紀錄片交易論壇出現。除了發佈項目的詳細信息,新項目的溝通合作過程並沒有非常明確地展現出來。發佈的成果固然豐富,可作為交易板塊就顯得華而不實。

“對話產業”誠意不足,整體規模有待擴充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活動則是8月4日的 “紀錄片導演應具備的自我修養”、“紀實影像的新媒體時代”以及“紀實後備人才的培養”三場論壇。

紀錄片導演論壇上,多位紀錄片導演和相關工作者圍繞著導演的三項基本必修課進行討論,帶來了很多新的內容。

導演李成才表示,紀錄片以文字為驅動,以敘述性為主,以呈現類為輔。除此之外,張釗維導演對於紀錄片創作者閱讀長篇小說和觀賞美術作品的建議、焦波導演有關選好故事主人公的經驗、青年導演董浩珉“不尋答案”的拍攝心態,都是紀錄片創作者值得一聽的經驗之談。

這樣一場論壇,既有文化的追求,又有行業的擔當,正如上文所說,是本次影像周體現出的優質特點。

而聚焦產業的“紀實影像的新媒體時代”論壇,主要話題是人才與傳播渠道紛紛從傳統媒體流向新媒體的轉型。圍繞新媒體的論壇主題貼近當前的輿論熱點和發展趨勢,但發言中的信息其實並沒有帶來過多的驚喜。愛奇藝的紀錄片商業化運作方式、優酷的紀錄片孵化項目、B站的年輕化紀錄片發展方向……都是各大平臺重複發表過的內容和觀點。而且,在介紹大於交流的過程中,難免缺乏思想的碰撞。相比之下,這場產業論壇的含金量就顯得並不令人滿意。

北京紀實影像周:“儀式感”有餘,專業性還需努力

在討論藝術與創作之餘,紀錄片人更加期待的其實是影像周活動中對於實際產業的挖掘和對話。畢竟,如果單談紀錄片的價值和願景,卻對產業發展現狀疏於瞭解和溝通,那麼對紀錄片行業發展的推進作用依然會有侷限。

縱觀一週之內的活動內容,除了論壇之外,產業的話語和身影在本次影像周更加稀有,沒有出現真實的產業提案、產業對話等形式。其實不僅是與產業方面對話不足,整體影像周的活動規模都有待擴展。如前文所說,今年北京紀實影像周的活動形式中規中矩,主要活動包括了展映單元、表彰大會、專業論壇等安排,相對單一。作為這樣一個政府牽頭的備受關注的紀錄片活動,其實還可以有很多擴展的可能性。

北京紀實影像周:“儀式感”有餘,專業性還需努力

今年,北京紀實影像周剛剛舉行到第二屆。在紀錄片行業規模快速增長的幾年內,這樣一個紀錄片節展應運而生。

它的出現,不僅能夠起到“淘沙”和引導的作用,也能夠提供一些專業內容的交流和思考。然而,在較高的關注度下,紀錄片人對它的期待自然就會升高,這樣看來,值得反思的問題還不少。

未來,希望北京紀實影像週上可以出現更加實際的交易平臺和交易成果,增加參與者的類型和整體的活動規模,重視與產業的對話,在可以實現的範圍內付出更多誠意來推進國產紀錄片的發展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