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实影像周:“仪式感”有余,专业性还需努力

北京纪实影像周:“仪式感”有余,专业性还需努力

导读: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算得上一场合格的节展,除了“论坛”“交易”“展览”等,还有一场“表彰大会”让日常鲜少露面的纪录片人突然站在了舞台中央。

文 | 多米

今年的第二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指导,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从纪录片展映到三大论坛,再到专门的纪录片交易板块, 影像周的活动安排与其他节展大同小异。

比较新颖的,是本届影像周中对于“2017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的表彰大会。

北京纪实影像周:“仪式感”有余,专业性还需努力

纪录片也需要“仪式感”

34年来,马志丹专注地记录着一个个平凡生命的故事,用镜头见证这个时代渐入佳境。她说,“我热爱的纪录片事业,让我有着不寻常的生命体验。2009年,我在汶川采访,有一天早晨,在三江乡的一座山峰上,我迎着清晨六点的朝阳,张开手臂忘情地喊道,‘我是如此地迷恋光影,要用尽一生去追寻。’”

在第六届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推优活动的颁奖礼上,广东广播电视台制片人、导演马志丹真诚分享了自己对纪录片工作的感悟。

在今年的北京纪实影像周上,除了专家论坛与展映单元等纪录片节展的“固定项目”之外,还设置了一场纪录片的表彰大会—— “2017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的表彰活动,这也是其在北京纪实影像周的首次亮相。

北京纪实影像周:“仪式感”有余,专业性还需努力

这场表彰大会,是对2017年纪录片扶持项目进行的一次总结和收尾。

从政府层面的一份认可和鼓励,其中的意义,全部化作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瞬间。

同样在这场颁奖礼上,北京纪实频道的制片人潘旭感受到的是激励,是面对新征程的勇气。颁奖结束后,他也发布朋友圈,“难忘今宵,我将怀着感恩的心走向新的征程,立言为证。”

从理性角度来看,表彰大会的意义依然丰富。当数量众多的作品出现时,仅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相比于资金充足、条件充分的商业化影视制作,纪录片传播难、关注低等现象经常成为困扰纪录片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这时,如果单纯依靠观众的“偶遇”和口碑,可能依然会有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陷入曾经出现过的尴尬处境。

另一方面,随着国产纪录片作品的涌现,在纪录片领域聚集的目光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引导行业正向发展,树立相对专业的作品标准,在扶持之后的评比与表彰更显得十分必要。

对所有纪录片工作者而言,这份责任应是没有差别的,类似的表彰和引导行为值得其他纪录片节展进行借鉴。

“虚火”的两亿

8月5日上午,影像周举行了约两小时的“纪实·交易”板块,在结束后有官方的渠道宣布“十余家纪实影像企业参与活动,在板块上发布了15项纪录片相关项目,项目涉及的资金总额过亿。”

虽然这样的交易额,相比2017年第一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确实有了很高的提升,然而这“两个亿”的数字或许形式大过了意义。据了解,“两亿”的构成分别由开闭幕式一些单位“捐赠”的一亿构成的,但这对产业实际上没有好处,只是一种虚火和形式主义。

两个月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的通知。北京纪实影像周正是响应了政策的号召,通过举办各种展会突出纪录片元素,并建立纪录片产业交流交易平台。

北京纪实影像周:“仪式感”有余,专业性还需努力

一般来讲,纪录片节展等活动在推进纪录片项目交易和落成时,都会经历各方提案、交流和讨论的环节,这也是纪录片项目落实的平台意义所在。

类似的纪录片节展交易活动,国外有数十位买家、上百位观众参与的北美Hot Docs论坛,有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国内则有纪录片“新鲜提案”大会的交易平台和⽂化交流推⼴大会。

还如前段时间的FIRST影展,也通过创投工坊对电影计划代表进行一对一诊断,对30个FIRST提案评审进行阐述。他们通过产业嘉宾与青年电影创作者的对话,建立紧密而恰当的合作关系,一同建构青年电影系统的工业制作环境、市场通行的路径。

纪录片的业务洽谈,需要足够的介绍与提问时间,也需要真正有创意的纪录片人和有诚意购买的买方或投资者。只有同时提供了时间和人员条件的平台,才能真正对纪录片项目的落成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否则,所谓“交易”板块则更像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展览。

在今年北京纪实影像周的日程安排中,却并未见实际的纪录片交易论坛出现。除了发布项目的详细信息,新项目的沟通合作过程并没有非常明确地展现出来。发布的成果固然丰富,可作为交易板块就显得华而不实。

“对话产业”诚意不足,整体规模有待扩充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活动则是8月4日的 “纪录片导演应具备的自我修养”、“纪实影像的新媒体时代”以及“纪实后备人才的培养”三场论坛。

纪录片导演论坛上,多位纪录片导演和相关工作者围绕着导演的三项基本必修课进行讨论,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

导演李成才表示,纪录片以文字为驱动,以叙述性为主,以呈现类为辅。除此之外,张钊维导演对于纪录片创作者阅读长篇小说和观赏美术作品的建议、焦波导演有关选好故事主人公的经验、青年导演董浩珉“不寻答案”的拍摄心态,都是纪录片创作者值得一听的经验之谈。

这样一场论坛,既有文化的追求,又有行业的担当,正如上文所说,是本次影像周体现出的优质特点。

而聚焦产业的“纪实影像的新媒体时代”论坛,主要话题是人才与传播渠道纷纷从传统媒体流向新媒体的转型。围绕新媒体的论坛主题贴近当前的舆论热点和发展趋势,但发言中的信息其实并没有带来过多的惊喜。爱奇艺的纪录片商业化运作方式、优酷的纪录片孵化项目、B站的年轻化纪录片发展方向……都是各大平台重复发表过的内容和观点。而且,在介绍大于交流的过程中,难免缺乏思想的碰撞。相比之下,这场产业论坛的含金量就显得并不令人满意。

北京纪实影像周:“仪式感”有余,专业性还需努力

在讨论艺术与创作之余,纪录片人更加期待的其实是影像周活动中对于实际产业的挖掘和对话。毕竟,如果单谈纪录片的价值和愿景,却对产业发展现状疏于了解和沟通,那么对纪录片行业发展的推进作用依然会有局限。

纵观一周之内的活动内容,除了论坛之外,产业的话语和身影在本次影像周更加稀有,没有出现真实的产业提案、产业对话等形式。其实不仅是与产业方面对话不足,整体影像周的活动规模都有待扩展。如前文所说,今年北京纪实影像周的活动形式中规中矩,主要活动包括了展映单元、表彰大会、专业论坛等安排,相对单一。作为这样一个政府牵头的备受关注的纪录片活动,其实还可以有很多扩展的可能性。

北京纪实影像周:“仪式感”有余,专业性还需努力

今年,北京纪实影像周刚刚举行到第二届。在纪录片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几年内,这样一个纪录片节展应运而生。

它的出现,不仅能够起到“淘沙”和引导的作用,也能够提供一些专业内容的交流和思考。然而,在较高的关注度下,纪录片人对它的期待自然就会升高,这样看来,值得反思的问题还不少。

未来,希望北京纪实影像周上可以出现更加实际的交易平台和交易成果,增加参与者的类型和整体的活动规模,重视与产业的对话,在可以实现的范围内付出更多诚意来推进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