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春秋时期的一百多个国家,发展到战国时期,一些小国家经过强国的不断兼并,逐渐变为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大国家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国七雄”。

乱世之中出英雄,在战国时期,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科技、文化,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学术方面,出现了我们常说的百家争鸣,许多有志之士勤劳苦读只为得到明君的青睐,而有些君王则抛下身份去邀谋士并且重用,这也是为了得到忠心的辅佐,终能统一天下。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在众多谋士之中,现传世闻名的有以雄辩为名的张仪,他以一张巧嘴敌退千军万马,辅佐于秦惠文王。而有一人是与他齐名,一样是凭着自己的一张嘴和机敏的应变能力成为在这乱世之中的关键人物,与之不同的是,那人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身份——间谍,这个人便是苏秦。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之后,在列国游历却一无所获。接触不到君王,自己学的知识也用不到,也因为这些年出门在外,无力照顾父母和妻子。苏秦深感自己无用,于是,闭门不出,在室内苦读书籍,用心钻研太公阴符,困了想睡的时候便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在这期间,他又写出了两部书,一部为《揣》,一部为《摩》。在这之后,便又动身去了当时最弱的燕国。这时候的燕国刚受到了重创,事情源于燕昭王的父亲将王位禅让给相国之子,以便让燕国强大起来。

当相国之子继承王位后,便将旧臣全部斩杀,提拔自己的亲信为重臣,还将原来的太子驱逐出国,自此,燕国大乱。身为邻国的齐国看到了,以平乱的理由带兵征伐燕国,燕国的大半领土都被侵略,差些亡国。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这一场战乱让燕国损失惨重,虽然说是一个国家,但是,确实是名存实亡。相国之子葬身于这场战争之中,然皇位无人,于是,剩下的臣子将原本被驱逐的太子接回,也就是现在的燕昭王。燕昭王身上背负着灭国之恨,心中自然十分恼怒,一心想要让国家富强,于是广纳人才。

这个时候,苏秦就出现在了燕王的视野之中。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苏秦原本就擅长揣摩心思,又能言善辩,看着燕昭王并没有对他求贤若渴,便微微一笑。他明白燕昭王对齐国的仇恨之心,于是,便说:“我本是一个平民百姓,听闻昭王正在招募贤臣志士,所以,我便大着胆子过来了。”

见燕昭王并不为之所动,于是,接着说:“我知道昭王贤明,所以,百姓中多是赞美之词。但是,又因为昭王贤明,也能听得了批评的词,所以,我在这里就要说一句大王不喜欢的话,不知大王听不听。”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苏秦既然夸了燕昭王是明君,把燕昭王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不听便与那贤君不同,所以,燕昭王点了点头示意他讲。苏秦接着说:“大王有一个十分仇恨的国家,但是,因为那个国家强大,所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燕昭王内心十分高兴,但又恐苏秦是齐国派来的人,于是,表面依旧未动声色。苏秦胸有成竹:“我愿意为您效劳,但是,报仇现在还不行,需要一步步筹划。眼下苏秦能为您做的,便是将那十座城池让齐国归还。”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燕昭王只当他是夸大其词,齐国眼下是与秦国一样强大的国家,而燕国只是一个十分弱小的国家,怎么可能能让齐国将十座城池乖乖归还呢。但是,见苏秦从始至终一直能言善辩,便许他一试,若是真的能办成,回来时自然会重用。

苏秦见到了齐王,便道:“恭喜齐王”。随即鞠了一躬,又道:“哀哉齐王。”齐王疑惑,问道:“为何这样说。”苏秦说到:“我在家时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种植物有毒,大家饥饿难忍,但是,大家宁愿饿着,也不愿意吃它。因为即使吃了它充饥,也会被毒死。”

齐王点头说:“确实有理”。苏秦继续言说:“那齐王将十座城池归于自己国家,燕国是秦国的女婿,若得罪了秦国,秦国和燕国一起来攻打齐国怎么办,这不是同样的道理吗?若现在归还城池,既能讨好秦国,也不和燕国结仇,岂不是皆大欢喜。”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齐王了然,随即把十座城池归还给燕王。苏秦回到燕国,立刻受到了重用。

苏秦对燕王说到:“想要真正的报仇,苏秦愿意为燕王所用,潜入齐国,为燕王谋划。”之后数十年间,苏秦一直为燕王所用,但是,却身在齐国,一直深受齐王信任。而齐国在苏秦的指挥下,和秦、赵两国交恶,国力大大衰减,燕国也在此时间慢慢恢复国力。

但是,苏秦至死也没有看到燕国大胜齐国,因为,他早早的被人行刺了,不过,他的一生确是为之奋斗的一生,活的圆满。

这个人与张仪齐名,凭借一张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苏秦相六国的说法由来已久,据《史记》所述,苏秦联盟诸侯,并佩六国相印,但后世亦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钱穆则根据苏秦游说辞中的某些失实之处完全否定了苏秦合纵。现存苏秦墓有六七处之多,分布在洛阳、巩义、淄博等地,确切的位置仍需新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

『《史记·苏秦列传》、《战国纵横家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