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三亩

清华化工博士,前强生资深研发经理

致力护肤研究十四年

热爱文字的科学工作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中间郁郁葱葱的小岛,歌唱着好些个美丽的禽鸟。那个姑娘贤淑窈窕,小伙子好伴侣要将她找。)

《诗经》把规矩定了下来:先写身外的景物,再写由这些景物引发的情感。到了江淹写《别赋》,也是这个思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

甚至到了冯唐大哥,写出来也是如此的调调:“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嗯,扯远了,今天我们说“规律”。配方师在设计产品,以及考虑产品之间的组合时,也是按照“规律”来的。

广告往往不能传达设计者的原意,所以用户只能透过一些蛛丝马迹,还原本来的设计思路,尽量多得到产品的好处。

尤其是“精华”这个品类,毕竟花钱太多。

搞清自己的皮肤状态

每个人的皮肤都不一样。

褒曼医生(Leslie Baumann, M.D.)在她的著作 The Skin Type Solution中做了很详细的区分,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解释,我们回头会写文详细说明。

我今天只说一个大概的分类,以及基于这个分类,精华的使用方法。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不见得就百分之百正确,给大家参考,也欢迎留言讨论。)

首先,重度敏感的皮肤,动不动就出现很多“痘痘”,或者又痒又痛甚至红肿的,很可能涉及到一些疾病,局部皮肤的或者全身性的,建议直接去医院看医生,不要自己试图用护肤品来解决问题。

其次,敏感性皮肤(容易起痘,但不是很多;有泛红的情况;使用一部分护肤品会刺痛;洗脸之后如果不马上护理,会立刻觉得紧绷发涩)先处理敏感问题,然后再考虑用精华来提升皮肤状态。

最后,皮肤耐受以后,按照产品的特质,来组合使用一到两个精华,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干敏皮的处理

干敏皮,就是把“干燥”和“敏感”这两个互相纠缠的问题解决掉。昨天我们提到的提高保湿性能和略带舒缓的精华,就可以考虑一下。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在这个基础上,干燥皮肤往往角质层比较薄,在敏感期可以考虑一些修复类的精华。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这两类要不要合并使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情况来判断,毕竟都不便宜。)

油敏皮的处理

再提醒一下,如果是重度敏感皮,先看医生再考虑护肤品。

对于油敏皮来说,往往

问题的根源在“油”所以控油是很必要的,同时还要有舒缓的功能。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油皮就不要合并使用了,太厚重了,粘腻感强。)

调整之后的精华使用

皮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往往需要两三个月以上,有的敏感皮调理甚至长达数年),已经能够承受一些普通的精华的长期使用了。

关于怎么判断何时可以使用,其实就是觉得状态好了的时候,在局部试一试,逐渐扩大到全脸,没有绝对的几个月的标准。

(耐受皮可以上来直接考虑这些。)

其实昨天的文章已经讲过了“美白”和“抗老”的单品中应该含有的活性物。

通过抑制“黑色素”生产的美白精华,我们姑且称为“镇定型美白精华”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通过促进皮肤内部胶原蛋白/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再生来抗老的精华,我们姑且称之为“兴奋型抗老精华”。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作为一个几乎对什么都有些帮助的品类,“抗氧化”既能在长期帮助抗老,又能在短期实现“提亮肤色”,我们单列一个类型,成为“抗氧化精华”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另外一个全面的品类,是果酸

原本比较生猛,但是全能,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技术不断进步,保留了强力抗老的能力,又能促进新陈代谢,让皮肤迅速更新来实现“焕亮”,我们单列一个类型,叫做“果酸精华”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单独列一个烟酰胺,因为作用非常全面,应用广泛,医疗和护肤都可以,大叔是这个活性物的拥趸,就叫

“烟酰胺精华”吧。(这个我写得太多了,美白抗皱控油抗炎……这里不重复了。)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最后再写一个类型,就是“肌底液”类的,促进后续产品渗透,获得更好的效果。

精华越贵越好?用贵的,不如用对的

叠加

叠加的原则,还是同一时间不要超过两个

所有综合使用,务必先在局部实验之后再扩大到全脸

我个人认为比较有效果的叠加,是下面这些。

大体稳定的皮肤状态,先使用两周的“烟酰胺精华”,帮助皮肤更强韧,表皮层更厚实。

然后可以考虑把“烟酰胺精华”和“兴奋型抗老精华”(尤其是其中的维A醇类)结合使用,避免刺激性,而且效果加成。

如果皮肤耐受,“果酸类精华”和“抗氧化类精华”(尤其是其中的高浓度“维生素C”类)结合,可以获得更好的提亮和抗皱效果,加速皮肤新陈代谢,宛若新生。

如果皮肤耐受,先使用“肌底液”类的精华,后面跟进“镇定型美白精华”,效果也会增加。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肌底液”类型的后面,最妥帖的跟进产品,就是所谓“镇定型美白”了。

小结

对号入座,循序渐进。

不燥不慢,徐徐图之。

主要原因还是读者的水平真的提高了,原来写一个烟酰胺,大家就能很欢乐地读下去,如今再写这类文章就是找打了。

但是写得更全面,大家会觉得没有给出明确的推荐,昨天留言(我们真的可以留言了,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留言板)里就有朋友希望能够明确给建议。

可是皮肤千差万别,怎么能给出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建议来呢?今天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未来我们会整理Baumann医生的一个分类方法,并且加入我们的理解,让这个方法更加通俗易懂,快速上手,明确指导。

(继续去读Baumann的书了。)

录音:阿豆

欢迎关注“基础颜究”,带您科学思考、理性护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