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散戶,沒有資金在乎底部,你中招了沒

震盪市中的“底部”因素與獨特操作模式思考

A股投資者喜歡陰謀論,並且認為主力資金就是盯著散戶,想著賺散戶口袋裡那些錢(其實主力資金賺對手盤的錢,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並常常把A股市場的跌跌不休看成是一個陰謀,是為了讓養老基金和社保基金抄底,並且莫名其妙地害怕讓外國人也抄了A股的大底,讓他們揀了便宜貨。但這麼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很多A股投資者稀罕的“大底”,養老基金和社保基金並不稀罕,外國人也不稀罕,熱衷於抄底的還是A股投資者自己

除了散戶,沒有資金在乎底部,你中招了沒

​ 沒有大規模增量資金就不可能開啟大牛市,這是不變道理,包括2014年下半年終結2010-2013年震盪市依託的就是資金槓桿牛市。而如今我們看到市場量能因素,如2018年年初的進攻浪潮之時,滬市單邊成交額曾一度接近3000億,然而隨著行情的推進和3587點的見頂,成交額逐步下滑,從2800億到2500億,再到2000億,又跌到了1500億,甚至是近期連1200億都達不到。多頭反彈需要真金白銀,但下跌則不需要太多因素。所以,玉名反覆提醒股民一點,個股下跌未必都是有利空,很多時候市場因素等諸多都要考慮,當然無論什麼因素調整,從操作角度,只要破位就要順應,這就是風險控制因素,這才是在股市中生存的重要保證,要在選股和制定計劃時就要考慮的。

除了散戶,沒有資金在乎底部,你中招了沒

​ 沒有新增資金,維繫震盪市中,所以只有階段性底部,資金炒一波就跑。包括之前2691點出現之後,《揭秘震盪市點位與熱點轉型模式》文中,反覆提醒過股民一點,沒資金拿這裡當底部;但大多數會做一波超跌反彈,炒一波就跑,這是震盪市格局。除了機構媒體博眼球,和股民一天到晚,底部、牛市之外,大資金根本沒這因素,震盪市中做的就是波段,賺了就跑。包括我們想想2018年來三個大規模的熱點板塊,醫藥、科技、這一波PPP模式均是如此。

除了散戶,沒有資金在乎底部,你中招了沒

​ 有兩點震盪市的核心思路:第一,市場整體還是難逃震盪市,沒有特效藥,畢竟土耳其里拉引發的新興市場考驗,貿易戰、匯率戰、經濟結構性調整等因素都是難以在短期解決的,所以這就是類似2010-2013年,這個模式中行情反彈和下跌都很多。股民想要一個痛快的下跌,或者痛快的上漲是不可能的的,就是不給單邊行情。哪怕是前期下跌,股民也看到漲跌比是1:1的,每天都有希望卻新低不斷;包括之前有過幾次3-4周的反彈行情,股民看著有機會,卻不敢動,感覺每天都有風險,卻實際上機會卻很多。

除了散戶,沒有資金在乎底部,你中招了沒

第二,熱點的結構性分化是大格局,很難出現持續性的大行情。股民在震盪市中一定要跟隨市場去做波段,不要期待牛市中那種單邊逼空的大行情,能夠有一段時間穩定的平臺就足夠了。尤其是不少股民覺得,2700點是底,隨意就買股了,結果發現2900點,竟然沒賺錢;同時,也有一個現象是有一些股民覺得2900點或許指數高了,並相對平穩,新熱點依然有機會,進行佈局,一樣可以賺錢。這就是震盪市中常見的一面,其並不是根據指數絕對漲跌來做齊漲共跌的熱點,而是熱點之間的分化。

除了散戶,沒有資金在乎底部,你中招了沒

​ 不要過分在意空間,而是時間,指數企穩後避免一段時間新低,這期間局部熱點的漲幅20-30%以上是可以預見,這就是股民需要做的。如果投資者當年2010-2013年沒經歷過,2018年上半年的走勢至少也有體會吧。機會不少,節奏和對板塊熱點特性把握是重點。像這一波天然氣,就是指數弱勢之際,走一波30-40%反彈;還有類似焦炭、化工、都是穿插其中的,一波過後又跌回,反覆的波段。股民想著在震盪市行情中,找尋無風險的完美模式,這個不存在,震盪市中永恆的就是波段,就是風險收益比的抉擇,尤其是很多個股頻繁處於牛股與熊股狀態,盲目持股只會做過山車,甚至被套。所以,這個階段選股既考驗了選股技能,又考驗了投資者策略,明天通過具體的板塊給大家介紹,如何在震盪市中選股與操作。

最後,建議投資者把自己​在行情中的感悟、困惑,寫下來或者發在本文,一段時間過後再來看,你會有更多感悟,這也是本文的意義,以及我個人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