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農村赤腳醫生堅守山區30多年,10多萬爲村里建橋、建學校


在一偏遠地區農村,土家族苗族丁市鎮大龍村,他的名字叫謝大乾,今年74歲,他是一名堅守山區30多年的正規鄉村赤腳醫生,他自己出錢給村裡建了橋、為村裡建了學校、看“廉價”病,村裡只要提起他,村民們都說,這個蹭奶長大的孩子,一輩子都在感恩。

謝大乾出生6個月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的姐姐抱著他,今天吃李家的奶、明天蹭張家的奶,才慢慢長大。謝大乾說,很多鄰居寧願自家的孩子少吃,也要先喂他。他的村邊有一條河,孩子們要趟水過河,才能到小學上學,遇到漲水,寨子裡就有5人被衝到河裡淹死了。謝大乾過河上學,經常是鄰居謝朝忠、謝朝林揹他過河。1973年,謝大乾在衛校培訓合格後,擔任了後河的赤腳醫生。他自己定的規矩,當醫生不是為了錢。

謝大乾打預防針、發預防藥分文不取,就是給人看病,也只收成本錢,遇到殘疾人、五保戶等,看病、用藥甚至不收錢。結婚、生子、養家,謝大乾一直有計劃地在自留地栽植樹木、節約開支,存錢。到1998年,他手頭有13000多元存款,自留地的樹木也已成材。2008年7月,謝大乾請來施工隊,決定為村裡建橋。他自己砍木料、背水泥、砌河堤、運鋼筋。兩個月後,謝大乾瘦了20斤,一座長16米、寬兩米的人行鋼筋水泥橋建好了。


這之後,謝大乾與妻子冉茶香除了養豬,還學會了養甲魚、養蜜蜂,不到兩年,夫妻倆有了十幾萬元的存款。謝大乾拿出自己的所有存款,先後建起了兩幢磚混結構的教學樓;沒有老師,他把在外打工的二兒子二兒媳叫了回來,另外又請了幾個年輕人當教師。學校規模最大的時候有6個班級、200多名學生。

遇上重病的村民,他甚至幾天幾夜不回家,直到病患病情有所好轉才離去。他的妻子冉茶香說:“哪有你這樣當醫生的?錢用作建橋辦學校,家務活很少幹,娃娃也不管,當個醫生早出晚歸還沒掙幾個錢。”

謝大乾家裡的藥瓶。

謝大乾正在給一患病婦女檢查病情。

在謝大乾手中,還有村民欠下的1萬多元醫藥費,有的人已早已去世。謝大乾說,那就算了,不要了,發不了財的。鄉村醫生,最初名字叫“赤腳醫生”,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到1977年底,全國有85%的生產大隊實行了合作醫療,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2012年,央視發起了“尋找最美鄉村醫生”的大型公益活動。2018年8月19日是我國首個“中國醫師節”。大愛無疆,在這裡讓我們對他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