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市场概况速览

三板做市:797.41↓4.65↓( 0.58%)

整体估值:20.37

做市估值:17.81

协议估值:21.45

挂牌总数:11092家

新挂牌:2家

新转为做市转让:0家

股票成交数:547只

做市转让:345只

总成交金额:3.20亿元

做市转让4740.27万元

竞价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竞价

做市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做市

做市预告

8月6日0家公司转为做市转让

竞价预告

8月6日0家公司转为竞价交易

当天成交情况

「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竞价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做市涨幅前五

「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交易额前五

「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新闻动态

「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2018年上半年,共有86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869次股票发行,累计融资357.92亿元,平均单次融资4118.76万元,平均发行价格4.87元/股,平均市盈率27.75倍。上半年,新三板市场累计披露收购报告书122次,交易金额合计228.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整体平均收购市盈率约为38.6倍。新三板股票发行融资规模同比虽有所下降,但热点新兴行业、初创未盈利及贫困地区挂牌公司的资本市场获得感提升,股票发行估值整体平稳;市场并购质量配比更趋合理,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较为活跃。

热点新兴行业公司融资能力突出

新三板支持代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企业融资发展。从公司行业分布看,在非金融行业的855家挂牌公司中,从所属大类行业分析,前十大行业发行次数占比56%。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发行超过了100次,医药制造业公司的行业发行覆盖率超过10%,平均单次融资6716.44万元,在各行业中排名首位,融资能力突出。从行业融资额来看,非金融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挂牌公司的融资总额均超过20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属于重点突破领域所属行业的挂牌公司在融资总规模上排名行业前十,整体融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行业,服务国家战略方针能力凸显。

“小而美”企业获得培育和发展,贫困地区挂牌公司融资能力提升

新三板聚集了一批公司规模小但盈利能力强、成长快、运营质量好,具有“小而美”特点的挂牌公司,但因处于初创期、尚未实现大额盈利,亟需资本市场融资支持。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内的挂牌公司发行融资次数最多,占融资总次数的38.09%。此外,新三板持续提升贫困地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能力,推动精准脱贫。在296家贫困地区的挂牌公司中,有24家公司累计发行融资达13.20亿元,平均单次融资5740.37万元,高于市场整体平均融资额39.37%,3家公司单次融资额超过1亿元,贫困地区挂牌公司融资能力亦显著提升。

创新层公司融资效率提升,基础层公司融资能力分化

2018年上半年,720家基础层公司发行725次,募集资金268.87亿元,平均单次融资3708.55万元,发行均价4.45元/股;143家创新层公司发行144次,募集资金89.05亿元,平均单次融资6184.07万元,发行均价6.80元/股。创新层公司在整体数量有所缩减的情况下,发行覆盖率仍然保持上升,表明创新层内部的公司融资效率提升。基础层公司发行融资同比下降,但平均单次融资额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表明基础层内部公司的融资能力已出现分化的趋势。

募集资金集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18年上半年挂牌公司募集资金50%以上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部分主要用于项目融资、偿还借款、收购资产等方面,挂牌公司通过直接融资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储备资金,提高了公司整体财务实力。

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行为活跃

从收购主体来看,上市公司依然是挂牌公司收购的重要参与主体。201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收购挂牌公司合计21次,涉及交易金额合计153.71亿元,占全市场收购交易金额的57.97%。同时,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中挂牌公司拟摘牌比例有所降低,从2017年同期的72.73%降低到42.86%,反映出上市公司对挂牌公司保持挂牌状态的支持态度。

「安信三板」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并购情况简析

开源证券申请摘牌 多家新三板券商转战A股

继湘财证券(430399.OC)和华龙证券(835337.OC)之后,开源证券(832396.OC)成为今年第三家拟申请摘牌的新三板券商。

7月30日,开源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议案》,拟向股转系统申请终止挂牌,其新三板股票自7月31日起停牌。

值得注意的是,若开源证券摘牌后,新三板挂牌券商将仅剩下3家,分别是联讯证券(830899.OC)、国都证券(870488.OC)和东海证券(832970.OC)。这与2017年最高峰时有7家券商在新三板挂牌形成鲜明对比。彼时有南京证券、湘财证券、联讯证券、开源证券、东海证券、华龙证券、国都证券等7家券商。

摘牌前完成第二轮定增

公开资料显示,开源证券成立于1994年2月,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开源证券于2015年4月30日正式挂牌新三板,是第三家新三板挂牌券商。

此后在挂牌的两年多期间,开源证券成功进行过两轮定增融资,合计募集资金32.29亿元。其中,第一轮融资的募资额为14.70亿元,在按用途足额拨付各业务后,仍剩余929.79万元利息收入,开源证券近日也公告称拟将该笔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第二轮融资在2个月前刚刚宣告完成,募集资金额约17.59亿元,将用于补充净资本和运营资金。

事实上,正在推进摘牌事宜的新三板券商并非仅有开源证券一家。今年5月,华龙证券发布公告称,拟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向股转系统申请终止挂牌。此前,华龙证券于2016年1月登陆新三板,并于挂牌当年就完成了近百亿元的定增融资。

无独有偶,今年5月,湘财证券方面也公告称,依据业务发展需要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拟申请新三板摘牌。目前,湘财证券处于上市辅导期。此前,湘财证券于2014年1月登陆新三板,于2017年底完成挂牌首次融资15.18亿元。

与上述两家券商不同的是,开源证券并未在公告中披露从新三板摘牌的原因及计划。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开源证券发送了采访函,但开源证券相关负责人称不方便透露,仅表示“以公告为准”。

记者了解到,根据开源证券2017年年报,该公司截至2017年末的普通股股东仅有15人,股东户数较少或对摘牌事项较为便利。开源证券方面表示,将就申请股票终止挂牌事项与股东进行沟通,积极协商有效处置措施保护有异议股东的利益。

截至目前,除了华龙证券和开源证券正在推进摘牌事宜之外,南京证券已完成摘牌并成功在A股上市,而湘财证券已于今年6月完成摘牌,正在备战A股上市。

“今年以来比较多的企业从新三板摘牌,优质公司主要的选择是A股上市和香港上市,还有美股上市和并购重组。”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刘平安告诉记者,对于规模比较大、有较好的持续经营能力的新三板挂牌券商来说,它们在新三板市场获得过融资,选择转板A股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这也与这些券商在新三板持续性融资方面不理想有关。“从融资的情况来看,特别是今年以来,(新三板融资情况)是在走下坡路。加上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不好,融不到钱。”刘平安表示。

新三板券商业绩承压

近日,华龙证券、开源证券、联讯证券、国都证券和东海证券5家新三板挂牌券商披露了上半年财报。受到A股市场行情低迷、IPO审核趋严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些新三板券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营收方面,华龙证券、国都证券、东海证券、联讯证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均为同比负增长,其中国都证券下降幅度最大,为73.64%。仅有开源证券营业收入同比微增4.20%。

净利润方面,5家券商全线下滑。其中,华龙证券、开源证券、东海证券上半年虽然实现盈利,但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7.9%、43.54%、79.6%。其余2家券商则出现亏损,联讯证券、国都证券上半年分别亏损8010万元、1080万元。

从开源证券来看,根据其2018年上半年财务报表,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微增4.20%;净利润为3803万元,同比下滑43.54%。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营业收入正增长得益于上半年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之和)表现亮眼,其上半年投资收益为8635.96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6.39万元。也就是说,其自营业务营业收入接近9000万元,同比增长接近翻倍。

不过,开源证券近三年实现净利润却连续下滑。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92亿元、10.75亿元、9.99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5591.25万元、18419.54万元、5565.78万元。

开源证券方面在2017年年报中分析指出,主要是受到证券投资业务、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下降及刚性成本增加的影响,导致整体业绩出现下滑。

但开源证券仍在谋求募资进行突围。开源证券在5月底发布的定增融资公告显示,经过该次发行,公司募集到了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有利于壮大资本实力,改善财务结构,有利于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

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随着牌照红利的消失、行业竞争加剧、外部倒逼开放加速以及监管引导下,行业本身正在发生深刻转型。中长期看,商业模式的升级将提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以及业绩的稳定性,龙头券商将依托领先同业的销售和定价能力占据制高点。

诸海滨新三板研究

专注新三板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