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小吃――戶縣軟面

戶縣小吃――戶縣軟面

(戶縣軟面 ――來之網絡)

戶縣軟面也叫biangbiang面,是關中八大怪之一。戶縣南依秦嶺北臨渭水,冬季乾旱 少雨適合冬小麥生長。關中人喜食麵食,冬小麥的韌性成就了關中飲食文化,也成就了戶縣軟面。

相傳在秦朝,秦始皇有一天到戶縣渼碧湖畔探望被囚禁在萯陽宮的母親趙姬後,時至午飯時間,路過一家麵館,撲面而來的酸香味讓心情不佳的秦始皇食慾大增,他翻身下馬帶領臣子們走進這家麵館,要了一大老碗軟面,沒吃幾口,就被辣得渾身冒汗,眼淚長淌。雖然辣,但辣的爽快,辣的過癮。吃完麵,秦始皇問店家這叫啥面,店家回答“手擀麵”,秦始皇笑著搖了搖頭,當即用手蘸著水在桌上寫了一個字“biang”字離去。看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店家才明白那位客官原來是秦始皇。回到店看到桌上未乾的字跡,回到店看到桌上未乾的字跡,店家百思不得其解,他家娘子看到發呆,問起原因笑道:這biang字不就是咱下面時在案板上摔打的聲音?店家聽完夫人這番解釋,不由得喜出望外。隨後就將麵館名改成“biang biang面”,有了這金字招牌,麵館生意蒸蒸日上。日久天長,這biangbiang面名聲大噪,傳遍八百里秦川。

後來,一群在終南山打柴的樵夫,每天往返於戶縣、咸陽之間,吃完biangbiang面,就推著柴車趕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複單調的生活,使他們就將這個字編成了歌謠,一路上扯著嗓子吼了起來:一點飛上天 , 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 , 言字往裡走。你一扭 ,我一扭, 左一長, 右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 ,月字旁,楔個橛橛掛麻糖 , 推個車車逛咸陽。 時間久了,這biangbiang面的“biang”字,由於筆畫繁多,字難寫,漸漸被“戶縣軟面”所代替。

戶縣軟面對麥子的要求很苛刻,只有上好的陳年麥子才能勝任。 一碗戶縣軟面的成敗,取決於第一道工序——和麵。戶縣人把和麵叫“採面”,和麵須三光――面光盆光手光。有一種懶人採面叫“抱軟子”,也有一種急速和麵叫做“採硬攪軟”。先和麵,麵糰稍硬,再用水調軟。須使出一身力氣,麵條才會筋道。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戶縣軟面若沒有韭菜豆腐西紅柿和黃豆芽的陪襯,沒有大王香醋的輔佐,沒有吃麵就蒜的豪爽,也就成就不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戶縣軟面。

戶縣軟面的絕配離不開豬肉臊子,離不開大王香醋。據戶縣縣誌記載,大王地區大部分移民來之山西大槐樹下。這也許是大王香醋和山西老陳醋相媲美原因吧。在大王,富村史家醋坊和大王東張家醋坊遠近聞名。他們兩家有著相同的創業史,從家庭作坊到遠近聞名的企業,經過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以誠信為本贏得口碑,贏得聲譽。

一碗軟面的味道如何,全憑臊子提味。豬肉切丁肥瘦兩件,熱鍋放入肥肉,放入八角桂皮、花椒香葉、薑末,出油到清亮時放入瘦肉放入幾個紅辣椒,待到瘦肉變色放入醬油上色,最後放入一碗大王香醋,文火慢燉,那香味從鍋蓋的縫隙中飄出去,衝擊著味蕾,只需深吸一口氣,便滿口生津。若是誰家攬臊子,整條小巷都是肉香味。豬肉臊子攬熟,擀上一老碗軟面,調上紅豔豔的辣子,就上幾瓣大蒜,在關中人的心中,這就是神仙過的日子。

過去每逢飯點的老碗會上,就能看出各家女人是否能幹。老碗會,任意一家房簷下或者巷口的碾盤上,大榆樹下,圍滿了說話大嗓門的關中漢子。愛顯擺的男人故意把一碗辣子拌軟面挑的高高的,那意思不言而明:看看,額媳婦這手藝!然後把面吃得震天響表明這碗麵色香味俱全。要是哪家男人端出一碗“傷水面”定會在老碗會上很沒面子。男人會氣呼呼回家,把碗往面案上一撂,然後對著女人吼一句:連個面都採不好,你能欻!

戶縣小吃――戶縣軟面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吃軟面相當於打牙祭。誰家來客了,熱情好客的關中人即使在左鄰右舍借上一升面,也不會讓客人餓著肚子回去。百善孝為先,若是家裡老人生病了,擀上一碗薄筋光的軟面biang biang,調得辣辣的酸酸的,撒上香菜末蒜苗末,一碗軟面biangbiang下肚,大汗淋漓,病也去了七分。

每逢農忙季節,為了搶收莊稼,男人們在田間在地頭揮汗如雨,女人們心疼男人,早早採好軟面。也許,只有一老碗耐飢的軟面能補充消耗的力氣。

物質生活的提高,認門不在為了吃穿發愁,老人們常常感嘆:能活到這個年代,是咱們的福氣!

自古到今戶縣人是面肚子,一天不吃麵就好像沒吃飯一樣。在外上學或者工作的遊子回家,不用說,進家門必有一碗酸辣香的軟面在等著。那是家鄉的味道,那是媽媽的味道,無論身處何地,都是一份牽掛,一份鄉愁。

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戶縣軟面從家庭廚房走向公眾視野,一時間,戶縣軟面的麵館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關中腹地,無論走到哪,都有戶縣麵館的一席之地。自古以來,生意人以誠信為本才能長久,戶縣軟面以量大油汪味道好在飲食界享有盛名。戶縣人進的麵館,只需對著老闆喊一聲:半斤油潑加臊子,辣子多放醋多放,再拿一瓶啤酒一軲轆大蒜!

時隔今日,雖然戶縣已改為鄠邑區,但戶縣軟面帶著幾千年的滄桑融進人們的血液裡,根深蒂固,不可磨滅。戶縣因軟面而精彩,而故土難忘,而傳向四面八方……

戶縣小吃――戶縣軟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