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进入精耕细作下半场

不论是阿里腾讯的支付宝、微信,还是万达电信的快钱、翼支付,各大集团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在移动支付的布局上攻城略地,力图在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演变前夕分一杯羹,这些都促使中国进入移动支付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代,日前,韩媒称近90%中国游客使用移动支付。撇去由市场主导的消费领域不谈,2017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2018年,地市级财政部门应逐步开展收缴电子化管理工作。到2020年,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全面推行收缴电子化管理工作”。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最终会纳入电子化管理,传统的缴费模式或许在未来某个时间成为经典回忆的画册。

移动支付进入精耕细作下半场

多份市场研究报告表明,移动支付市场依旧在不断扩大中,《2017中国便民缴费白皮书》预测,物业与教育行业同属于万亿级蓝海市场,未来线上化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开放式缴费平台的介入,可以为物业与教育的缴费双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持续输出更多样化的金融增值服务。

现实正是如此,教育缴费仍然存在亟待打通的最后一公里。同消费领域的小额支付不同,教育缴费存在缴费时间集中、金额大等诸多特点。传统缴费模式中,即使能用银行卡避开现金收取的风险,也避不开挨笔对账的繁琐;即使能受得了夏日排队之苦,也耗不起一来回一上午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移动支付纷纷涉足教育领域,在同类产品中,大唐电信旗下联拓金服布局的“缴付通”是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此类产品之一。联拓金服是央企大唐电信旗下作为教育金融及大数据服务方向的重要布局,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技术能力和安全能力的打磨提升,团队继承和发展了高于市场标准的保密制度、保密措施和保密守则,并多次参与中央部委、军队等的信息系统建设。

移动支付进入精耕细作下半场

据了解,该平台主要是通过接口银行专项账户,进行更为专业的教育缴费功能模块开发,实现学校收费的电子化。学校通过该应用编辑、发布、收缴、统计各项费用,这样不但能满足开学季批量的收缴费需求,日常的校服、书本等杂费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并一键提示未缴纳家长。而家长端不仅可以缴纳,还可查询并获取缴费凭证。教育主管部门相对应的账号则可实现自动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各校各班的实时收缴情况也可进行跟踪,各环节可追溯。

从安全性上来讲,平台应用“端对端”的加密技术,技术人员也无法获取用户信息,在重视学生的信息安全上面获得很大的突破。据测算,过去需要三周缴费周期的项目,现在基本可以缩短到3天。在着重突出“效率”和“便民”的今天,政府部门在实现政务透明化的同时,办事效率也是衡量政府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移动支付的下半场面临着支付升级的迫切需求,而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正是促使支付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线教育缴费应用也呈现此种趋势。如缴付通可与大唐网络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对接,更精确的识别和动态管理贫困户,同时,多个大数据平台之间,实现数据流动,能够促进资源的动态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