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次北伐皆失败,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为何不被采用?

说到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天才级的军师,从帮助落魄的刘备打了半壁江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继承他的遗志,六次北伐中原,然而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六次北伐皆失败,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为何不被采用?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六次北伐中都失败呢?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线总指挥无人,对于蜀汉政权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诸葛亮的统治时期,人才匮乏,没有涌现出优秀的作战将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是最好的说明,虽然姜维不错,但与诸葛亮相比还差很多。

诸葛亮六次北伐皆失败,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为何不被采用?

此外,还有诸葛亮自身的主观原因,他六次北伐中原过程中,下达的很多军事政令没有传达到位,他治理边防措施不力,使得前线军需供给不济,往往有粮食的时候便攻打,没有粮食的时候便会招来手下人的普遍反抗,所以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不怎么得人心,没有得到大部分军事将领的支持。

还有就是刘禅听信谗言,在关键时刻下旨让诸葛亮班师回朝。蜀国当时国力并不是很强,唯一的优势是有险可守。由于急于兴复汉室,诸葛亮做出了人生最大的错误,那便是六次北伐,只可惜当时内忧外患。没有完成刘备的遗愿,成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蜀国也因为诸葛亮的死而走向了灭亡。

诸葛亮六次北伐皆失败,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为何不被采用?

其实,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国名将魏延就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诸葛亮听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可见诸葛亮做事用兵非常谨慎,这些冒险的事情他是万万不做的,因为没有采用魏延这一计策,令魏延颇感不满,而后世很多学者专家曾分析过,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似乎非常不错,当能获胜,只可惜诸葛亮没有采用。

诸葛亮六次北伐皆失败,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为何不被采用?

诸葛亮不采用有他的道理,他一生做事谨慎,北伐也以稳扎稳打为核心,一步步推进。按照当时蜀国的实力和情况,这样的方针是正确的,而且符合客观实际,而子午谷山道崎岖,魏延的五千人走到长安城,已是强弩之末,而敌人以逸待劳,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诸葛亮深知这一点。

诸葛亮六次北伐皆失败,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为何不被采用?

明朝末年,闯王高迎祥曾用过魏延的计策,他率领五万军马走子午谷,结果走了半个月,刚要出谷的时候,遭遇敌人孙传庭的伏击,最终兵败如山倒,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虽然当时距离三国已有一千多年,但仍旧可以进行对比。后人用“此计太悬危!”道出子午谷奇谋的玄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