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姓族人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论张姓族人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张姓始祖张挥及其历代族人和其他兄弟氏族紧密团结,英勇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长期的实践斗争中,张姓族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为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张姓是显赫之姓、荣耀之姓、智慧之姓、武勇之姓,已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载入了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的史册。

张姓是显赫之姓

张姓不仅出身显贵,而且起源早、规模大、分布广、功德卓著。张姓起源于五帝时代,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流行“张王李赵陈,天下一半人”的说法,意思就是全国虽有成千上万的姓氏,而这五个大姓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还流行“张王李赵遍地流(刘)”、“张王李赵遍全球”的说法,言其分布广泛。目前全世界张姓人口已逾亿人。从清末开始,大陆张姓有不少人远渡重洋,去海外发展。除了我国的港澳台地区,还有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美国、英国、法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其中台湾张氏现在已是第4大姓,约占台湾总人口的5%强,即达100多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前,张姓一直是人口最多的姓氏。被公认为名门望族。历史上张姓郡望达43个,居各姓氏的首位。最典型的是春秋时的晋国、秦汉和隋唐三个时期。在晋时,张姓中很多人担任晋国大夫,见载于史册。如张老、张君臣都官居中军司马,张骼、张趯等是晋国大夫,才干非凡,声望很高。晋后来分为韩赵魏,即三晋,张姓仍是辅佐三家的重要力量。在韩国张开地、张平父子先后为相。张去疾、张遣也是影响很大的名士;在赵国,张孟谈为相,张勤、张相国也显贵一时;在魏国,魏国贵族出身的张仪曾先后任秦、魏宰相。张倚、张旄也为魏国的强大起着重要的作用。晋国大夫解张因征战有功被封为张侯,从此,他的后代也改为张氏,成为张姓的一个支派,由此可见张姓的影响之大。到了秦汉时期,张姓先民建功立业。大显身手,他们称王封侯,开宗立派,成为显赫的姓族。突出代表有西汉张耳家族,张耳被汉高祖封为赵王,儿子张傲继承王位,且娶了刘邦长女为妻,遂成皇亲国戚。张傲之子张偃被封为鲁王。张偃的兄弟张寿、张昌也被封为乐昌侯和信都侯。还有张良家族,张良辅佐刘邦因功勋卓著,被封为留侯。张良长子辟疆被封为侍中,次子张不疑承袭其父侯爵。张苍家族也很兴盛,张苍被刘邦封为北平侯,后又升任丞相,主持朝政15年。在“文景之治”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子张康承袭爵位,成为张姓中一个很有影响的支派。阳都侯张汤家族影响也很大,其家族一门三侯,几代历任朝廷要职,又是皇亲国戚,是当时最为显贵荣耀的家族。到了东汉又出现了一些显赫尊贵的张姓家族。如武始侯张纯、帝师张酺家族,太常张焕家族,还涌现了如张衡、张仲景、张骞等名人,为国家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隋唐时期,张姓家族迅速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兴盛期。其间影响最大的清河张氏、河东张氏、河间张氏、魏郡张氏和始兴张氏。在清河张氏中,张文瓘、张锡三任宰相,显贵无比。成为当时最突出的郡望。在河东张氏中,张嘉祯、张延赏、张弘清祖孙三代都担任过宰相,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在河间张氏中,张浚、张文蔚登上宰相高位,一门两宰相,贵盛一时。魏郡张氏中张大素、始兴张氏中的张九龄都官拜宰相,且家族中多人担任朝廷和地方高官,也很显赫。宋代《百家姓》虽把当时皇帝赵姓排在第一位,但广大群众却一直把张姓排在第一位,说的是“张王李赵”而不是“赵钱孙李”。2002年,我国人口普查,李姓超过9200万人,王姓、张姓超过9000万人。张姓屈居第三位。但人口专家根据普查人口的性别、年龄等分析,再过10几年,张姓人口仍是第一位。原因一是张和李王二姓总人口相差无几,二是张姓未成年的男性人口比李、王二姓多了很多。

张姓是智慧之姓

张姓始祖张挥观天象由弧星受到启发而发明了弓箭。这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其功劳不亚于当代的卫星上天。弓箭不只是兵器的一次革命,而且也是开启了文明先河。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至成为一种决定性的武器。” 弓箭不只是解决了人手的延长,而且是能量的质的转变,即解决了机械能的储存和释放问题,正如自动化代替机械化一样。

论张姓族人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论张姓族人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弓箭用于战争,拉长了攻击对方的距离,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华夏民族统一天下的进程。首先,颛顼利用弓箭这一先进武器打败了共工,使统治的疆域“北至幽陵(幽州),南至交趾(两广),西至流沙(敦煌西),东至蟠木(东海)”,基本形成了国家雏形。弓箭作为当时的兵器,属于“高科技”,增加了战争的胜数。特别是后人又有所发展,出现了弓箭的加强版——弩弓,特别是床子弩,射程可达1500米。公元1004年,辽军侵犯中原,直抵澶州,辽统军萧挞凛自恃骁勇,临阵督战。在寇准的一再督促下,宋真宗登上澶州城楼督战。威虎军头张瑰挟一弩为皇帝壮胆。紧急关头,张瑰抠动床子弩机关,发射了一束飞箭,三里以外的萧挞凛中箭身亡,辽军被迫议和,真宗也顺水推舟,订立了《澶渊之盟》。北宋都城南迁,宋王朝延续了100多年,可谓弩弓之功。后来弓箭进一步发展,火药、原子能作为动力取代了过去弓弩的机械力,枪弹头、导弹头、火箭、飞船取代了过去的蓬簇、竹簇、骨簇、铁簇、铜簇,成为了真正的高科技,以此作为保卫国家和开发宇宙的制胜法室。所以张挥不只是我们张姓族人的始祖,而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兵器始祖、科技始祖。

弓箭不只是用于战争的武器,而且也是“生产力”。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有了弓箭就等于掌握了当时的最高技术,对于渔猎时代的先民,其生存条件大大得到了改善。弓箭发明之前,他们即使由单一捕获变为群起围猎所得猎物也不稳定,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特别是到了大雪封门的严冬和阴雨连绵的秋夏季节,往往因为缺乏食物而被饿死,甚至造成很多部落溃散和灭亡。有了弓箭之后,地上的走兽,空中的飞鸟都极易被射杀,猎物多了就储存起来,以丰补歉,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弓箭发明与应用当作中级蒙昧社会向高级蒙昧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说:“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食物,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张挥所在的颛顼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使四方部落归顺,这和弓箭的使用有着直接关系。

弓箭的起源、发展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弓箭文化也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民俗、礼教、竞技乃至哲学等各个方面。“六艺” 中说:“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标明“射”是其中一个内容。它是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弓箭的作用已经超过一般的工具和武器的自然属性,也被升华为带有政治色彩的礼制。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则是从弓箭使用之中悟出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法。如果说哲学是在科技之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那么弓箭甚至是影响中国五千年的中庸之道的科技原点。古人尚武,弓箭是古代先民用以安身立命的重要工具。因此,他们的行为与称谓多与弓箭有关。如造箭的人称“弓人”、“弓父”,使用弓箭的人称“工兵”、“弓弩手”;将帅传达命令的带箭头的旗子叫“令箭”;将书信系在箭上射给对方叫“箭书”;拉弓射箭的武士所穿的特制服装称“箭衣”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流传和记载着与弓箭有关的英雄名士,如“羿射九日”、春秋时养由基“百步穿杨”、汉时“李广射虎”、三国时吕布辕门射戟,北周长孙晟“一箭双雕”、唐代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宋代岳飞“左右手射”、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等,一直在传承着内容精深的弓箭文化,丰富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射箭至今仍是中国和世界体育比赛中的竞技项目。

张姓是荣耀之姓

每个中国人都承认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我们张姓族人更有充分的理由骄傲地说我们是黄帝的嫡系子孙,正宗传人。大家公认张挥是黄帝的长子玄嚣的第五子,也就是黄帝的孙子。因为他发明了弓箭,功勋卓著,赐为张姓,受到大家的崇敬。张姓也就成为了荣耀之姓。什么好的事情都和张姓联系起来。

论张姓族人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如神话传说,玉皇大帝姓张,并且说是挥公第九子张盈的长子张镇天。还说张盈的次子是阎罗王,三子是周文王之祖。据传说,当时天庭没有法纪,神仙们各自为政,相互残杀,水火失常。各位神仙疲累不堪,都想寻找治理天庭的办法。太白金星从中调解,一致同意到凡间找一个德高望重和才能超群的人主管三界。他广泛地调查了解,在四川发现了张镇天。张镇天修行了几世,苦历1750劫,有德有才,于是便把他带上天庭,被推选为玉皇大帝。张镇天登基后,制定了天条律令,并在众仙的帮助下炼制了量天尺,以震慑众仙。玉皇大帝被尊称为“高上圣大慈仁孝玉皇大帝穹高上帝”,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还管辖四海龙王、雷部诸神、地藏王、十殿阎君和人间诸神。他的牌位上就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主宰”,也就是主管一切的神。玉皇大帝举行登基大典,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金童玉女持掌仙扇立于两旁,他办公的凌霄宝殿也装饰得金碧辉煌。天庭甚是威严无比,玉皇大帝也是威风凛凛,文武仙卿分列两旁,有托塔李天王、巨灵神、三元天官、四大天王、五大帝星、九大星君、二十八宿、九曜星官、五方揭谛、四大天师、丘李二真人等。每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十月二十五日是他的出巡日。据传灶王爷也姓张,名大郎,掌管各家灶房事务,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特别敬仰。家家户户在这天灶王爷行前都要隆重祭祀。贴上灶王爷像,摆上丰盛的贡品。像两边贴上对联,上联是:“二十三日去,大年初一回”,下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民间还有关于张道陵、张果老、张三丰得道成仙的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尽管是杜撰创编,但也不无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愿,希望仙界人间都要有一个主持公道的权威机构,从而达到以法办事、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张姓的看法,至少他们认为张姓是有德之姓,得道成仙,才能让人信服。由此,我们也感到张姓的荣耀。

张姓是武勇之姓

我们张姓的始祖张挥官封“弓正”,“弓正”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也许是张姓后代继承了老祖宗的遗传基因,张姓族人多为尚武、勇敢、直率、刚正之人。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甚多。打响反抗暴秦的第一枪应是张良。他结交壮士,在原阳的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后又参加了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张耳也是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个将领;张角、张宝、张修、张鲁、张牛角都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昌是西晋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金称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遇贤是五代时期农民起义军领袖;张余、张海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琏、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秀眉、张难先、张德成是清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另外,张巡、张荣、张俊、张宪、张士杰、张名振、张自忠、张之洞、张学良等也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当代军事家张云逸、张震、张万年、张廷发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张姓是智慧之姓

挥公的智力超过了常人,所以发明的弓箭,既使之成为兵器之首,又为上古先人提供最先进的狩猎技术,堪称蒙昧时代的最高技术成就。春秋战国时张仪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方术。以他的聪明才智在秦国赢得秦惠文君的信任,担任秦国宰相。他用连横的策略游说六国,使关东六国背弃了苏秦倡导的“合纵”抗秦策略,而共同服事秦国,帮助秦惠文君称王,夺取了楚汉中地。汉代的张良以魂惊秦始皇于博浪沙之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之谋及功成名就而激流勇退之智,不仅惠泽后世子孙,而且作为智慧典范,光耀千秋。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张苍、张九龄、张居正等计有103位张姓宰相,这在其他姓氏中是所少有的。另外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草圣张旭、哲学家张载、画家张择端、天文学家张遂等都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姓氏的祖根地。在当今以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名的300个大姓中,有171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98个姓氏郡望地在河南。在最新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可以说河南是姓氏发源大省,是姓氏文化大省。张姓又是河南姓氏中发源最早规模最大的姓氏之一。所以研究张姓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入新的世纪,随着中华民族的强大,海外华人更加眷恋祖国,更加怀念先人,寻根拜祖已成为他们强烈的心愿和行动。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出更加丰硕的姓氏文化研究成果,为海外华人也为我们理清先人起源、生存、发展、播迁、奋斗的踪迹,缅怀先人们的伟大功绩,弘扬和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可贵精神,进而使全球华人紧密团结,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统一,促进中华复兴大业的早日完成。


论张姓族人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此文编辑参考各省各市地方志,由小编编辑整理汇编而成,加之小编能力有限,仓促而成,如有历史、地名、建制等等不同,请见谅,最后小编在此感谢您能在百忙的时间点击“小熊说故事”,如果觉得小编写的还算可以的请您点一下您的金手指,关注我们欧:小熊说故事!您的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