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針主營業務發展不利,靠賣中信證券保殼

兩面針主營業務發展不利,靠賣中信證券保殼

8月16日,兩面針發佈2018年半年報,公司2018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5.88億元,同比下降18.31%,虧損1212萬元。雖比起去年有小幅增長,可仍未擺脫虧損現狀。

需要注意的是,這1212萬的虧損,包含了政府補貼、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等非經常性損益487萬,實際上屬於其主業的扣非淨利潤虧損擴大到1699萬。這已經是兩面針連續第12年在扣非淨利上呈現虧損狀態。

兩面針主營業務發展不利,靠賣中信證券保殼

多元化道路失敗

兩面針2004年在上交所掛牌,成為國產牙膏品牌第一股。在登陸A股市場後,公司的牙膏收入卻開始大幅下滑。

2004年9月,兩面針發起了一項收購,開啟了其多元化發展的歷程。當時,兩面針收購了廣西億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40%的股權。

兩面針以投資或併購的方式,先後介入口腔護理用品、房地產、造紙等諸多行業。至2013年,兩面針涉足的領域已包括洗滌用品、旅遊用品、生活紙品、醫藥、精細化工、製漿造紙和房地產等8大產業。

但兩面針的多元化發展收效甚微,2007年,兩面針涉及牙膏、藥品、家庭衛生用品、洗滌用品、房地產等業務的主要控股及參股的7家公司中,有5家虧損。最終,兩面針全年實現淨利潤6.29億元,但扣非後淨虧2700萬元。只有其投資的9500萬股中信證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為公司利潤起到了輸血的作用。

2017年,兩面針總共賣出了15.4億支牙膏,而在這15.4億支中,有15億支為旅遊牙膏產品,家用牙膏銷售量僅為4000萬支,只佔零頭。十幾年前在國內家用牙膏市場佔有率還位列三甲的兩面針,如今不僅被黑人、佳潔士和高露潔等甩在身後,甚至不及後起的國內品牌雲南白藥、冷酸靈和六必治,跌出前十的同時市場佔有率不足1%。

靠賣中信股票生存

為了使自己虧損的公司能夠經營下去,避免被實施退市處理,同時進行有效改造,公司必須在資金方面下足功夫。

7月3日晚,公司公佈了《關於出售部分中信證券股票的公告》。公告顯示,司決定將在2018年剩餘時間裡擇機在二級市場按市場價格出售不超過1200萬股中信證券股票。至於減持股票的目的是,公司表示是為合理規避股價向下波動調整的風險,回籠發展資金,保障公司的穩定發展。回籠的資金主要用於兩面針償還貸款,補充流動資金,發展主業。

兩面針主營業務發展不利,靠賣中信證券保殼

值得關注的是,這並非兩面針首次出售證券股票。2014年三季報顯示,兩面針歸屬淨利潤虧損1.156億元,同比暴跌3281.52%。但2014年報顯示,兩面針成功實現營業收入11.87億元,同比上漲0.29%;歸屬淨利潤2191萬元,同比增長151.78%。短短一個季度內,兩面針能實現扭虧為盈並非主營業務見好,而是在2014年底減持了1000萬股的中信證券股票,從而獲得2.58億元的投資收入。

時隔兩年,兩面針再次故技重施,2016年6月發佈公告稱,為鎖定盈利,實現公司快速發展,擬在2016年剩餘時間裡擇機出售不超過1162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截至2016年底,兩面針按計劃出售中信證券股票共計1162萬股,獲得約1.57億元投資收益;兩面針營業總收入達15.62億元,同比上漲15.42%;歸屬淨利潤2690萬元,同比猛增115.53%,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實際上2017年下半年,兩面針也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了所持有的鹽城捷康三氯蔗糖製造有限公司35%的股權至飛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而經過此次販賣資產,公司的經營數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謂是“賣資求生”。

兩面針2017年年報披露後,引來了上交所的問詢函,上交所在其中就“依靠出售股票收益盈利方式的可持續性”等問題要求公司進行說明。

2018年半年報顯示,兩面針手中的中信證券股票只剩下1512萬股,而最初兩面針持有中信證券股票達9500萬股。據統計,這些年來,公司通過出售中信證券股票產生收益和從中信證券取得分紅就超過了20億。公司陷在多元化發展死循環與財務困局中難以自拔,扣非淨利潤連虧已達12年,所持用來“輸血”的中信證券股票也快賣完,最後是原形畢露還是涅槃鳳凰,還是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