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投資端增厚業績,龍頭券商受益改革紅利

興業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審慎增持。

中信證券(600030)

投資要點

三季度單季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33%,帶動公司業績提速。公司10月30日晚發佈2019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27.74億元,同比增長20.45%,實現歸母淨利潤105.22億元,同比增長43.85%;其中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9.83億元、40.77億元,同比增長52.18%、133.02%。

自營投資表現出色,疊加出售部分中信建投股權,促使投資端大幅增厚公司業績。公司三季度業績增幅達133%,主要源於投資端。公司三季度總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達46.52億元,去年同期僅為16.70億元,根據公司披露主要源於處置金融工具收益增加。公司自營投資表現出色,此外根據中信建投公告,公司7月17日起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出售了部分中信建投股權。截至10月14日,中信證券已通過集中競價減持兌現約8.09億元。通過出售Pre-IPO前獲得的中信建投股權,公司實現投資收益落地,增厚了業績。

三季度投行業務深度受益科創板,買入返售業務改善致使計提減值減少。除投資端釋放利潤外,公司三季度經紀、投行、資管業務分別同比增長9.69%、73.19%、16.52%。公司投行業務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源於公司在三季度科創板IPO保薦業務方面表現出色。截止10月30日,63家完成註冊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中信成功保薦6家,僅次於建投和中金。公司三季度計提減值損失(信用+其他資產)2.38億元(2018Q3為5.30億元),前三季度累計減值損失9.93億元,同比減少19%,根據公司披露主要源於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計提減少。實際上公司今年以來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規模並未大幅下降,截止三季度末公司較年初僅降低2%至658億元,我們推測減值的減少主要源於公司股權質押業務風險下降且可控。

出售建投股份兌現投資收益,收購廣州證券進入實質性整合階段。公司預計將在年內出售完畢中信建投5.58%的股權,按照當前建投股權預計將兌現約90億投資收益。此外今年公司憑藉資本實力及經營優勢,成為業內唯一一家成功展開逆週期收購的券商,目前公司收購廣州證券的增發方案已獲證監會通過,進入實質性整合階段。未來從行業變革趨勢及政策紅利來看,公司作為頭部券商仍將持續深度受益。

盈利預測:若考慮年內完成收購廣州證券的定增方案及出售完畢中信建投股權影響,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的EPS分別為0.96元、0.91元、1.11元,2019年10月30日收盤價對應的PB分別為1.46倍、1.38倍、1.29倍,維持“審慎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下行風險、市場成交額大幅萎縮、行業競爭加劇風險、固收信用風險惡化、股權質押風險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