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爲國接盤和爲國買房後,下一步:爲國生娃,你干不干?

近日,各地接連出臺政策,助推“二孩”。

人民日報海外版也發文:

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國家大事。為保證鼓勵生育政策的落地,有些省份都表示要在鼓勵生育上制定政策,這無可厚非;但更應該注意的是,要把政策落到實處,而不是畫餅充飢。要讓適育夫婦切實感受到政策福利,提高生育意願。

這句話真的擊中了不少人的痛點,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一孩政策成為了中國的重要政策,當時提倡的“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成為了那個年代特殊的記憶符號。

繼為國接盤和為國買房後,下一步:為國生娃,你幹不幹?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長期一孩政策的弊端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2018年初,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中國2017年新生人口數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按照這個生育率,50-60年後中國人口可能要跌到10億附近,到時候如果還徵收房產稅的話,估計一些老房子倒貼都沒人要,房價會慘的一塌糊塗。但現在盼著房價降的空軍,估計也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現在已經開始顯現,人口紅利基本已經用完,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升,社會保障壓力,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靠家庭自覺,還應該制定更為完整的體制機制。說白了,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確實也是國家大事。

儘管“二孩”政策大力推行,但從反饋來看,不少家庭對此依舊是觀望態度。為什麼現在的人都敢生二胎了呢?

一是城市所引發的高昂的人口養育成本。

在經濟學上有一句很經典的名言“城市是最好的避孕藥”,以教育為例,現在的所謂素質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淪為了一場教育的軍備競賽,學校所能提供的教育僅僅是一個最基礎的教育,幾乎所有的孩子家長都會拼了命的在給孩子更多的教育機會和資源的投入。

從興趣班到國際夏令營乃至於海外遊學,從課程教輔到奧林匹克競賽再到國際大賽,每一步都將耗費巨大的金錢,再加上醫療、學區房等等壓力,對於父母來說能夠負擔一個孩子養育都是個問題,別說第二個孩子了。

二是已經形成的畸形的職場制度。

大多數企業都沒有為企業的員工生二胎做好準備,對於企業來說,每個人都是企業的成本,如果你不能給企業帶來最直接的效益,企業就有一萬個理由放棄你這個人。

這件事在女性職場中更是明顯,對於未婚女性來說,你就是公司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結婚生子,對於已婚女性來說,你結婚生子的可能性日益增大,那麼企業將有可能在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內支付給女性工資,卻沒有一個能夠正常工作的員工。

對於已經有了一孩的女性來說,甚至你會成為隨時二孩的“定時炸彈”,企業會擔心你什麼時候又要突然休產假。所以,現階段職場對於女性的歧視正在無形中增加,這就是人口和職場制度的尖銳矛盾。

三是高房價擠壓的消費力。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家裡增加了一口人必然需要增加居住的面積,然而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之前由於長期一孩,二居室是標準的剛需住房,然而現在二孩了之後,三居室有可能才是真正的剛需,但是房地產市場高昂的價格,讓買三居室是一件談何容易的事情。

奶粉要買安全的,尿不溼要進口的,疫苗還是選靠譜點的,咬咬牙買套學區房!三室不夠住了,得換套大房子了......但很多人都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政策可以是一夜之間覆手為雨,而現代社會高昂的生活成本,日益加重的教育負擔,卻需要每個人自己去默默承受。

對許多家庭而言,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不敢生”。當政府能在教育、住房、醫療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才會有更多家庭“敢生”孩子吧。

聊下市場

反彈終於來了,來的還這麼猛,滬指大漲近2.7%,創兩年單日最大漲幅,這裡手哥也終於能鬆口氣了,從上週開始,我就一直提示不要再割肉了,週日重點把策略跟個股板塊給大家,尤其是昨天,預判的各種走勢跟今天完全一致,我相信朋友們就算照搬照抄去做低吸高拋至少也有超過三個點的盈利,這種確定性機會不多但絕對存在,提示大家這種機會也是我寫文章給大家的意義。

繼為國接盤和為國買房後,下一步:為國生娃,你幹不幹?

操作策略

這次的反彈短期仍看到上方2823缺口處,這裡回補後接下來就是震盪整固底部的過程,說到這我相信大家心裡基本都有數了,接下來的上攻做高拋的操作,等待之後的震盪走勢再去回接。

繼為國接盤和為國買房後,下一步:為國生娃,你幹不幹?

週日給的三隻票都有不錯的漲幅,但最核心的還是金牛化工,既給了上車機會,而且連續兩天實體長陽漲停,後市繼續看好但這裡應該減倉了。

繼為國接盤和為國買房後,下一步:為國生娃,你幹不幹?

板塊方面除了之前重點提示的石油板塊(回調仍可介入),煤炭板塊也可再次列入目標範圍了,相對於其他週期板塊而言明顯處於滯漲狀態,後市有望趁這次漲價概念爆發。看好的個股還是老三樣,大家重點關注下。

現在市場又出現這樣一種言論:為什麼明知道是大熊市,還要參與呢?不能等到牛市再玩嗎?

我的經驗認知是這樣的:如果熊市不參與,牛市來了你也不會知道,只能高位去接盤。大家環顧四周:場內韭菜,有多少是15年牛市進來的?真賺錢了嗎?

現在存活下來的遊資大佬,(指普通級別非天才級別,如喬幫主、趙老哥、某好運),很多是07年牛市入場,經歷過08年到14年漫長的熊市歲月,打磨自己的交易模式,經驗和心態,在15年牛市才一飛沖天!

所以,熊市,你要是的不是賺錢,而是完整經歷一輪牛熊,積累經驗。牛市來了,你才會提前後知後覺者,成為鐮刀收割韭菜的而不是被割。熊市經歷過的都值得。前提是,活下來!我希望牛市來臨的那一天我在,你們也在!

繼為國接盤和為國買房後,下一步:為國生娃,你幹不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