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正常與暴力催收?如何保留證據投訴?

如何判斷是正常催收,還是暴力催收呢?違反下面一條都屬於侵害借款人的合法權益。

1、綜合費率超過36%不得催收;

2、不得采用非法手段或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個人信息;

3、不得轟炸通訊錄;

4、借款人失聯後,才能與借款人事先上傳的聯繫人聯繫;

5、不得采用恐嚇、威脅、辱罵以及違反公序良俗的語言或行為脅迫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

6、催收人員不得向債務人外的其他人員透露債務人負債、逾期、違約等個人信息;

7、現場催收應全程錄音或錄像;

8、催收人員不得誘導或逼迫債務人通過新增借貸或非法途徑籌集資金償還逾期債務;

9、催收人員不得冒用行政部門、司法機關以及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的名義開展催收;

10、催收相關數據需要保存5年以上。

如何有效的保存有力的證據,對暴力催收進行投訴,引起相關部門注意,希望能對其嚴懲。

1、催收人員的短信。

不少的催收人員會利用短信進行催收,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他們會註明是哪家現金貸公司的,一般能發短信的都是使用手機發送的,(重點來了)可以主動聯繫他們,並且全程錄音,作為證據。

告訴他們現在自己的處境,並且告訴他們自己願意還錢,請他們不要在爆通訊錄等等,並且告訴他們法律是不允許爆通訊錄的等等東西,這樣下來就能完整的錄到對方的口氣,以及相關的東西了。

微信聊天記錄作用不大,但是關鍵得看你使用什麼方法,你可以說對方是騙子,讓對方出示相關證件以及借款記錄等等,這樣就能知道是哪家催收公司了,但是前提對方是屬於暴力催收現象,證據才能起到作用。

3、不少催收公司對借款人進行催收,都是可以通過短信進行辱罵,以及P圖,發出一些令人噁心的話語等等。

當從業機構違反規定,債務人可向互金協會建設的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進行舉報,由協會進行懲戒或移交其他相關部門查處,或者直接以司法手段及向公安機關報案。

或者可以通過聚投訴進行投訴是公益性的網絡媒體投訴服務平臺,同時接受政府資金支持,不利用投訴接受商家廣告投放等付費合作,不搞“潛規則”,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定,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聚投訴嚴格要求投訴人:依法投訴,誠信投訴,文明投訴。禁止將各種網絡惡習、陋習帶到聚投訴。所以,在聚投訴進行投訴某些網貸平臺存在的違規操作行為,監管部門會重視每一位投訴者的投訴進行嚴肅、公平、公正的處理。

如何判斷正常與暴力催收?如何保留證據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