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承諾審批」助推項目加速落地 泰安道五大院煥新機

英式風格外簷、高低錯落的建築、高大的落地玻璃窗,在海河西岸,有一片磚紅色西洋建築群,鑲嵌在小白樓地區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中分外顯眼。

這裡是泰安道五大院,憑藉濃郁的英式風情曾被譽為“海河十景”。然而在多年的發展中,由於受到發展環境制約以及市場競爭影響,一直生存得不溫不火。

今年,在我市“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中,市工作一組與和平區共同將目光投向了這裡。

泰安道五大院最高的一個樓是在曲阜道與浙江路交口的五號院。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落戶在這裡,一口氣買下了八萬多平方米辦公樓,打造其在全國的第三家金融中心。

走進大樓,8米挑高、700平方米的寬敞大堂已經擺上了一排綠植。“基礎裝修到這月底就差不多完了,這速度在我們全國各類項目裡都是前所未有的。”記者在臨時辦公室見到中國人壽天津分公司大樓管理部總經理於福來的時候,他正開會督促材料供應商的供貨日期。“政府對我們這個項目一路綠燈、事事提速,‘承諾審批’讓我們大大節省了前期準備審批手續的時間,現在每天300多人進場施工,預計10月份就具備運營條件了。”

在“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中,市工作一組深入和平區重點區域、樓宇、企業開展現場服務,針對泰安道五大院進行專題調研,摸索項目發展中的瓶頸和阻礙,形成調研報告,提出意見建議。

落實到具體項目中,和平區針對企業實際需求探索政策創新點,先行先試“承諾審批”新模式,推進項目“加速”落地。

“在企業尚未拿到房屋產權證明的情況下,依據企業提供的購房意向書和書面承諾,我們先行先試完成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備案手續,後續企業在約定時限內補齊要件即可。今年2月27日下午企業進件,兩個多小時後,就完成了審批,為項目快速推進打通了‘卡點’。”和平區審批局工作人員楊天資告訴記者,這一審批創新旨在營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的良好投資環境,希望通過政府主動服務和新項目帶動,促進五大院迸發出新活力。

據瞭解,泰安道五號院寫字樓項目總面積約8.5萬平方米,涉及243個不動產權證書。為了儘快完成企業購房手續,補齊申報審批所需材料,和平區各相關職能部門抽調專人,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和平分部設立了專門窗口,幫助企業集中完成不動產轉移登記手續。回想起那段日子,於福來感慨地說:“政府工作人員和我們一起加班,突擊了一個星期,蓋了上萬個章,終於打印完了全部權屬證書,5月28日我們完成了全部轉移登記手續。要是沒有承諾審批的嘗試,恐怕要等到全部購房手續都完結才能去登記備案,要整整晚上好幾個月。”

6月6日,楊天資和同事再次上門服務。當天,中國人壽天津分公司拿到了項目開工許可證書,隨即開始進場施工。

在與泰安道五大院一路之隔的和平區區委辦公樓裡,金融辦金融服務科科長陳剛每天在辦公室一抬頭就能看到中國人壽金融中心大樓的新變化,今天旗杆立起來了,明天大門口又多了一對石獅子,進進出出運送的辦公傢俱,預示著項目裝修已近尾聲。“‘承諾審批’凸現了市場主體地位,優化了營商環境,我們一直跟蹤服務這個項目,接下來,將繼續跟進,把這座大樓打造成和平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載體,也成為中國人壽其他相關企業引進的載體。”

據瞭解,在中國人壽金融中心“承諾審批”試點成功後,和平區專門建立數據庫,梳理出53個審批事項可適用“容缺候補”機制,並已經在50餘個具體項目中適用了“承諾審批”,形成了一種可複製可操作的新模式。

“在‘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中,和平區先行先試‘承諾審批’,就是要針對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需求,簡化審批流程,變‘企業跑’為‘政府跑、數據跑’,把各部門審批的‘接力跑’,變成‘同步跑’。通過承諾審批、容缺後補、全程代辦等方式,最大限度實現審批事項無縫對接,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和平區“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辦公室副主任高莉萍告訴記者,“今年和平區服務企業1002家,截至8月14日,已經收集各類問題530個,已答覆辦理525個,辦理率達到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