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在我童年里,对水米乙回忆时常有个高亢叫卖声,“买水米乙(æ)发糕咯——”话音未落,还在赖床的我便会急忙跑出门口,留住叫卖声的主人,生怕错过不知何时再来,才能吃到。今天为了寻味童年,赶早从港口来到防城,于是,我找到了它。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小时候的认知伴随着我长大,认为水米乙只存在阿姨挑担里,随着脚步在大街小巷里出没,想要吃到只能随缘。一直到朋友打破我的观念,告诉我有家店,水米乙卖了三十多年,有固定铺面。便单枪匹马地杀上防城!

“卖水米乙,发糕咯!”

店名:老街坊小食店

地址:防城港市防城区教育路302号

和许多老店一样,每天五点多便为一天的营业开始准备食材,虽然不是地处在车水马龙,人流密集热闹街市,却也不妨碍上到六旬老人下到孩童不同年龄段的食客找到这里。

“卖水米乙,发糕咯!”

一般食客来这只是点上一两块萝卜糕当小食解馋,而有些食客对于萝卜糕的喜爱用成斤购买来体现,知道这家店的本地人若需要出门拜访亲朋好友,亦或是外地人要返程,会选择来这购买成斤小食打包分享给亲朋好友。

“卖水米乙,发糕咯!”

这家店没有菜单,仅是靠着四种平价小食,便活在老街坊味蕾三十多年。如今早中午来这里解决饥肠辘辘之急已经成为街坊邻居们的习惯。每天店里阿姨就是在这片不大的地方忙活着满足所有食客的要求。

“卖水米乙,发糕咯!”

店里米浆都是用实实在在的大米现磨出来,粒粒大米被碾磨成浆状,放入大器皿中蒸,便形成固体膏状,磨浆机就摆在食客们看得到的地方,坚持十年如一日自己制作原料,就是因为店主对食材那份诚恳态度,才收获了一群倾心于这家老店的食客们。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熟练而潇洒的操作,底气十足。

“卖水米乙,发糕咯!”

反复倒入米浆,在经蒸成型的米浆上铺满足量馅料,层次丰富,通体洁白晶莹的水米乙便出锅。

“卖水米乙,发糕咯!”

水米乙

水米乙一般有五层,入口不仅能感觉到米浆的滑糯,齿间还能嚼到木耳的爽脆,唇齿间感觉到水米乙层次变得丰富,酸甜咸辣可因个人口味调配。

“卖水米乙,发糕咯!”

个人偏爱酸口味,浇上半碗甜醋,甜醋也是自己制作,即使不小心浇多,吃起来也不会觉得酸牙,水米乙面上的馅料完美结合了甜醋的酸甜。吃起来更是爽滑可口开胃。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再加以一勺辣椒酱,在小编看来辣椒是水米乙必不可少的调料!

“卖水米乙,发糕咯!”

连汁带料地舀起,Q弹在勺上可见。送入口中,软糯水米乙在口中化开,连同身心也被治愈。

“卖水米乙,发糕咯!”

萝卜糕

有些食客对萝卜糕熟悉的,仅凭萝卜糕优劣,便可知这家店出品水准。萝卜糕原材料简单,仅仅只是米浆和白萝卜,更考验水平。白花花的萝卜糕老实躺在油锅里,在油煎的过程中镶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外衣。还未品尝,香气已是四溢在周围的空气。

“卖水米乙,发糕咯!”

萝卜糕一定要趁热吃,咬下刚起锅带着黄金酥脆表面的萝卜糕,满口留香,口感扎实,这样才算不辜负了萝卜糕本人。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角仔米乙

角米乙和普通饺子除了外型有雷同,从加工方法,材料角度去看,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差异。角米乙皮是用米粉做成,是米粉而不是面粉,先把米磨成米浆,再把米浆蒸成米饼,米饼混合干米粉揉在一起才能做出饺皮。在这过程中绝对不能加任何添加剂,搓出来的粉皮自然厚实有弹性,蒸熟后也结实有嚼头。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出锅后角米乙剔透,粉皮经过磨、蒸、和等多道工序,晶莹爽弹的皮裹着饱满馅料轻轻咬一口,脆木耳通过咀嚼爆出咔滋咔滋的声音,入口顺滑,韧性十足却不沾牙。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卷粉

卷粉是防城港人民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为此而有卷粉街的存在,平日我们吃的卷粉都是条状,而这家的却是块状。叠毛巾似的将丰富的馅料包裹起来,浇上用馅料熬出来的热汤。

“卖水米乙,发糕咯!”

米皮没有因为蒸过而变得黏糊糊,反而看起来嫩滑剔透,若隐若现的馅料在皮衣里显露出来,勾引着食客的胃口。夹起卷粉,挂着一些汤汁,放入口中,咬一口,馅料散落在唇齿的每一个角落,再喝一口热汤,吞咽入肚,冬日里的满足感便涌上心头。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卖水米乙,发糕咯!”

在这里

没有既定程式化的“真诚服务"

只是为食客献上一份新鲜食物

女人们便在一旁拉起了家长里短

这只是一间每天都为邻里开门的老店

每份食物里都盛满了世间的温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