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橋」政策後的重慶,未來公共運輸客流量能同比增加20%嗎?

“限橋”政策後的重慶,未來公共交通客流量能同比增加20% 嗎?

暢想未來,“立言”為證。

重慶一直都是一個擁有獨特魅力的城市,現在連限行都和其他城市不一樣了,在這之前或許我們從來沒想過有城市會限橋。

近日,重慶渝澳大橋、黃花園大橋、嘉華大橋將從2018年4月21日至2018年11月7日,按尾號限行,從早上7:00—22:00。

重慶本身是出了名的“山城”,交通的擁堵一直是重慶的“心病”,而限行卻導致重慶比以前還堵,刷爆了各位山城的小夥伴朋友圈,可謂是堵到懷疑人生。

限行之後交通壓力本該得到減輕,但重慶卻反之更擁堵,那又是為何限行,面對擁堵又該如何應對呢?

“限橋”政策後的重慶,未來公共交通客流量能同比增加20% 嗎?

這次限行,主要是牛角沱嘉陵江大橋經過檢測後,存在較多的結構病害,甚至威脅到了大橋的安全運行,所以不得不進行搶險整治工程。

其實重慶這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出行不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它的交通是靠著一代代重慶人不斷髮展,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而三座大橋更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突然面臨限行將有多大影響可想而知,山水環繞間,沒了大橋不知道要多翻越多少座山才能到達,所以重慶未來幾個月限行的日子裡交通依然會十分痛苦。

“限橋”政策後的重慶,未來公共交通客流量能同比增加20% 嗎?

雖然“限行”本來目的是讓不必要的車流在規定的日子不出門,但對於上班族來說,怎能不去上班?所以限行第一天可謂堵的要命,而部分人還很有可能會因此而上班遲到。

面對限行,小夥伴們只能選擇默默接受,然後改變自己出行的交通工具,於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坐輕軌,這也就導致了公共交通客流量爆增。

甚至於也有人選擇了坐高鐵,從重慶西站坐到重慶北站,還有少數人離公司不太遠的,大清早就起來開始走路,可謂是“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限橋”政策後的重慶,未來公共交通客流量能同比增加20% 嗎?

反正不管是用什麼方法,順利準時抵達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而輕軌和高鐵作為出行的交通工具,是比較準時的,所以對於大部分上班族來說,開車不能準時到達後,輕軌和高鐵也將是他們的首選。

通過重慶的限行我們也不難看出,交通的確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命脈”。

如果這個城市的交通不便利,外來投資的人也會減少,發展速度就會變慢,真是印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而重慶未來的交通出行將以軌道交通為主。

未來幾個月重慶輕軌和高鐵極有可能會到達高峰期,客流量也可能會同比增漲20%左右,所以小夥伴們還是要及時做好應對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