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重奏

阳明心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重奏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阳明心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重奏

王阳明在平濠之后提出了“致良知”,既表明了阳明将《孟子》的“良知”和《大学》的“致知”相结合,也表明在《大学》逻辑结构中,阳明重点由诚意转移到了致知。在阳明心学体系中,“致良知”思想是主旨内容,他多次称之为“圣门的正法眼藏”。“致良知”作为良知的发用,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外在实践性和“大我”之境,是本体论、功夫论和人生境界论的有机统一。“致良知”思想作为阳明哲学发展的最后形态,对整个明代中晚期哲学思潮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阳明心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重奏

(一)至极“良知”,实现主体的内在自觉性

阳明在《大学问》中说:“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至”是指至乎极,向极点运动之义。因而致知是一个过程,致知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知至”。阳明在解释“知至”时又说“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可见,至与极相通,都是指至极良知使其本体回归光明。

“良知”原本就是本体的实在状态,是最高意义的善,是超经验的和非经验的未发之中。阳明为何还要至极其“良知”?在《传习录》中:“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动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的本体。”从反面来看,孩提的良知不能全体显露,是由于私欲遮蔽了良知。虽然良知在本体论的角度对善恶具有绝对的判断,但是人毕竟生活在经验生活,所做出的判断则带有经验色彩。在经验社会中,人必须和物之间建立关系情景,人对物的追求不断扩大,私欲也会无限扩张,对善恶的判断不能按照良知去判断,以至于所做的事情往往和良知背道而行,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所以作为主体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克服心中私欲、自觉至极良知。而至极良知的有效途径则是主体自身能时时省察克己、常切提撕、戒慎恐惧,能够将伦理道德法则实现最高意义的输入,真正切入自身良知之中,最终使良知重新回归主宰,规范人心、约束行为,重新恢复光明,晶莹剔透、映照万物。

阳明心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重奏

(二)实行“良知”,实现主体的外在实践性

“致良知”的意义仅由至极其良知是完全不能表达的,“致良知”的另一层基本意义是依良知而行,这是阳明更加强调的一方面。王阳明自己也认为,只有从依良知而行的层面上,才能和早期提出的“知行合一”联系起来。王阳明曾说:“人孰无良知乎?独有而不能致之耳。……良知也,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这里“良知”为知,“致”有力行之义,“致良知”则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精神。良知是内在的道德准则,致良知是依此准则进行道德实践。由此可见,阳明整体思想更加注重道德实践,为学的功夫就是按照先验的道德知识不断进行道德实践。所谓的道德实践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使耳、目、口、四肢皆符合良知准则,达到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非礼勿看,同时还要实实在在去做有道德的事,去做为善去恶的事。人生于现实生活,最能表达真实的自我只能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实现。德性流露是人存在性的真实表达,只有将德性和存在性完全统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才是合乎自身本然状态的,合乎天道和人道的,才能真正实现人伦道德的理性化。

阳明心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重奏

(三)扩充“良知”,实现主体的“大我”境界

通过至极“良知”和实行“良知”,阳明最终的目的是扩充“良知”,实现主体的“大我”之境。王阳明曾经和朋友们在南镇一起游玩,一友指着岩上花树问:“先生你所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花时,则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花的颜色便明白了。”这里阳明的心外无物不能单纯理解为主观唯心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人生境界。而实现这一人生境界就是要不断扩充良知、拓展良知。宋明理学中,程颢曾讲“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张载曾说:“视天下无一物非我”,而王阳明真是继承宋明理学道统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人生境界论。王阳明认为,当主体的“良知”不断扩充,拓展,达到一定程度,宇宙万物皆会被主体本心所关照。这时宇宙万物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融入到主体的主观世界之中,和主体完全融为一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如果这时出现心外有物、有事、有理,只能说是主体对万事万物的漠不关心。这正是所谓的“大我”(心外无物)之境,这种大“我”之境,一方面表现真诚无私、关爱备至的亲情和友情;另一方面表现为仁民爱物、博施众济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若人人皆能进入“大我”之境,把“一体之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互相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支持,则天下大同不远矣!

阳明心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三重奏

阳明诗文鉴赏

登阅江楼

[明] 王守仁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