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尼布楚条约》两个西洋人的无耻下流之举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俄罗斯帝国签订的一次边界条约,此条约以法律条文的方式界定了中俄的边界,虽然确认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但同时清政府也丢失了贝加尔湖以东的广大富庶地区。

中俄《尼布楚条约》两个西洋人的无耻下流之举

清政府是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签订这个条约的,两次雅克萨的战争都是清军的胜利,而且当时俄罗斯正在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且在西伯利亚没有多少兵力,在尼布楚地区的统治也纷纷遭到反抗,俄方急于与清政府签订条约,以便缓解局势压力。

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清政府为何要与俄罗斯帝国签订这样一个在现代人看来很吃亏的条约呢?

首先,当时割让的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凉,当时的人也不会知道那个地区会有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也不是统治的核心区,所以清政府对那片地方没有兴趣。

中俄《尼布楚条约》两个西洋人的无耻下流之举

其次,当时康熙刚刚平复了“三藩之乱”,而且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正在大举侵犯喀尔喀,康熙希望尽早签订条约,好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

所以康熙帝指示:"今以尼布潮(楚)为界,则鄂(俄)罗斯遣使贸易无栖托之所,势难相通。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潮为界。彼使者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为界。"

为了尽快的签订条约,康熙的底线是可以让出尼布楚,以额尔古纳为界。其实早在条约确立前,俄方就已经知道了康熙的底线,清政府使团里的两个洋人早就把机密泄露给了俄罗斯方面,他们就是葡萄牙人徐日升和法国人张诚。

他们两人都是被耶稣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由于他们见多识广,拥有当时清朝没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深受康熙的青睐,所以成为了中方使团的成员,在使团中担任翻译兼顾问。

中俄《尼布楚条约》两个西洋人的无耻下流之举

临行前,康熙把自己的袍褂赏赐他们,并授予三品顶戴。而且康熙对他们非常信任,要求领队索额图重要的事都要与他们商量,把他们当作自己人。

谈判的时候,就算清朝官员在他们身边,他们依然肆无忌惮的用清朝官员听不懂的拉丁语和对方代表戈洛文相互问候,甚至明确表示会帮助戈洛文。

之后他们写了密信给戈洛文,要求俄方给他们上等皮草和美酒,作为交换,他们向俄方提供清方使团的相关情报。本来俄国沙皇为了换取尽快签订条约,告诉了戈洛文可以退出雅克萨,甚至可以让出包括尼布楚在内的"达斡尔地区"。

可是在徐日升和张诚的帮助下,戈洛文显得盛气凌人,清方使团的几次让步都遭到了戈洛文的反对。徐日升和张诚眼看谈判陷入僵局,就跑到了俄方的营地,告诉了戈洛文康熙的底线。

中俄《尼布楚条约》两个西洋人的无耻下流之举

戈洛文很高兴,又送给他们很多的皮草和美酒,并特意向他们透露自己愿意让步,以便提高他们在清方使团中的地位。果然,他们把这个消息带回清方营地后,受到了索额图等人的赞赏,也完全被使团的人所信任。

随后几天,双方继续就边界问题频繁交涉,然而此时尼布楚地区的人民听说清朝使团来了,由于受不了俄国沙皇的暴力统治,纷纷掀起了反抗俄国的风潮。

此时戈洛尔急了,希望尽快签订条约,以免清方用起义者做文章,也好抽出身来平息叛乱。看到这种情况,清朝使团很高兴,此时两个洋大人又出来帮忙了。

他们告诉其他人不要与当地人民产生任何联系,帮助当地人民来反抗沙俄是不理智的,势必会破坏两国的和平。清朝使团的人在他们的恐吓之下,对当地人的请求置若罔闻,甚至还将反叛的消息告诉了俄方。

知道清方不会帮助起义者时,戈洛文轻松了些,但是这样一直谈判下去,反抗运动肯定会愈演愈烈。就这样,戈洛文向清方表示会退出雅克萨,双方立场由此接近,谈判顺利的进行着。

中俄《尼布楚条约》两个西洋人的无耻下流之举

9月7日,中俄《尼布楚条约》终于拟定,就等双方代表签字画押。就算是这种时候,两个无耻洋人依然帮助俄方来贬低康熙。

《尼布楚条约》有满、俄、拉丁三种文本,由于清方使团的其他人不懂拉丁文,他们悄悄的给俄国沙皇加了多达60余字的头衔,其中不乏狂妄之语,而清方就只有“中国大皇帝”5个字,这样显得俄国沙皇的地位比大清皇帝的地位高一截。

这两个西洋人的无耻下流行径,损害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也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利益,这件事警醒了后来的清政府,使得清政府开始注重对自身翻译人才的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