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制图 袁钰丁)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刘世光):2018年7月24日上午,在群山环抱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道教发源地青城山脚下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熊猫乐园),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为2017年出生的四只大熊猫宝宝全球征名活动正式启动。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摄影 刘世光 )

“熊猫粉丝”集合啦!请为它们取个名

本次公开征名的四只大熊猫宝宝都是2017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熊猫幼儿园的团子成员。虽然它们从小在一起玩耍一起成长,但是却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或活泼调皮、或安静沉稳……重点是它们还没有名字,先一起认识一下它们。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妃妃仔(摄影 何勃)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妃妃仔(摄影 何勃)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妃妃仔(摄影 刘世光)

妃妃仔——性格活泼可爱,喜欢在泥地里打滚玩耍,常常把自己弄得脏脏的,是一只“功夫熊猫”。目前和妈妈妃妃一起居住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翠翠仔(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翠翠仔(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翠翠仔——生性安静、乖巧,不争不抢,安静淡然,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语言说,它是一只很“佛系”的熊猫宝宝。目前居住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基地。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闽闽仔(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闽闽仔(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闽闽仔——活泼好动,不畏艰难,喜欢爬树,并且乐此不疲,是一只勇攀高峰的“进击小超熊”。目前居住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基地。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格格仔(摄影 何勃)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格格仔(摄影 何勃)

格格仔——调皮可爱,心里仿佛永远装着诗和远方,一心想跃出居住地,去外面看看。格格仔是对龙凤胎大熊猫幼崽中的哥哥,和“妹妹”一起居住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

是不是灵感迸发?快关注“遇见都江堰”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的“都江堰大熊猫全球征名”按钮,来给它们取名字。

本次大熊猫征名活动,主办方将从全球网友发来的名字中,甄选出20个有意义、又好听的名字,将在7月31日至8月6日进行全网公开投票,最终得票率最高的前4个名字将被用作四只小熊猫的正式名字。符合都江堰文化内涵、人文特质的命名更容易被采纳。

福利多多!重重好礼滚滚来

据了解,本次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活动将分为征名、投票、命名等阶段,将持续近一个月时间。过程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将为参与“国宝”征名活动的幸运网友送上多重好礼。

一重好礼:畅游青城山-都江堰,纵享世界文化遗产。免费游览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在这炎热的夏天,来一次醉氧之旅。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熊猫乐园(摄影 何勃)

二重好礼:科普教堂长知识,福气滚滚带回家。100名幸运网友参加“命名使者看熊猫”,免费游览熊猫乐园,专家科普“国宝”熊猫的知识。网友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宝”,把他们满身的“福气”“装”相机里带回家。

三重好礼:爱心认领熊猫口粮。熊猫乐园将以这100名网友的名义认领爱心竹子,并替网友们养护竹林。

四重好礼:邀请互动网友深入到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同时也是野生大熊猫的家园),参与“生态守护”“科学研究”“野外生存”等挑战活动。在都江堰市这个大熊猫家园体验天人合一的良好生态。

群山环抱 大熊猫是这里的“土著居民”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864只,从北往南跨越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其中84.4%以上分布在四川。

从地理位置上讲,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与青藏高原龙门山的过渡地带,能够联通大熊猫岷山种群和邛崃山种群之间的隔阂,能起到类似桥梁的作用,有效防止“近亲繁殖”。目前,在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生活着14只野生大熊猫,亿万年来,这里一直是大熊猫的乐土。

“大咖”云集 共同致力大熊猫科研保护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熊猫乐园大熊猫医院(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据了解,中国的大熊猫科研机构有三个,分别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是全世界一流的大熊猫保护和科研机构,其管理中心就在都江堰市,其下设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熊猫乐园”),不仅承担着全球最大的“熊猫养老院”工作,还是开展大熊猫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的主阵地,大熊猫国家公园重点实验室也落户于此,这里常年生活着30余只大熊猫。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大熊猫国家实验室揭牌(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同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所属的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也位于都江堰市玉堂镇。该中心是以大熊猫“野化放归”为目的的研究基地,致力于大熊猫野放研究、搭建大熊猫回归山林之路,目前常年保持圈养大熊猫10余只。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都江堰熊猫谷(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时光荏苒 都江堰和大熊猫的不解之缘

都江堰市的大熊猫文化渊源历来深厚,早在1953年,一只野外大熊猫在都江堰市玉堂镇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即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前身),开启了我国野外大熊猫救护之路。位于都江堰市龙池镇的熊猫保护实验站是中国第一个熊猫实验站,曾多次观测到野生大熊猫出入踪迹。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盛林1号”在都江堰市放归(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00年,一只饥饿的野生大熊猫闯进本地农户家中,恰逢都江堰市申遗年,因而被命名为“遗宝”,是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文化双遗产的形象代言。2005年7月16日,有记载以来首个进城的野外大熊猫“盛林1号”在都江堰市区内引起众人围观,开启了我国野化放归监测之路,在大熊猫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熊猫之都” 打造大熊猫的生态家园

2017年4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都江堰市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国家公园规划片区的门户和中心地位。2018年3月6日,四川省正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战略合作项目”,都江堰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签约仪式。2018年6月1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落户都江堰市,这一国家级实验室不仅能够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也能促进本区域珍稀和特有野生动物的保护。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熊猫乐园科研中心(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18年7月14日,成都举行“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答疑会,现场公布了“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包括成都市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山片区三个区域,其中都江堰片区(约23平方公里)位于都江堰市滨江新区的西南侧、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之间,与大熊猫国家公园最近直线距离约3.5公里,侧重于动物野化放归研究、野化训练与放养,以及熊猫特色高端生态旅游体验、国际大熊猫主题娱乐度假等。

“国宝”要征“网红”名 都江堰市大熊猫全球征名启动

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摄影 韩文忠)

创建于2270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如诗如画的青城山孕育出博大精深的1800多年道教文化。作为集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和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于一身的成都都江堰市,拥有多个享誉中外的旅游品牌,如今,都江堰市将依托境内两大大熊猫基地和保存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积极打造大熊猫城市品牌,推动都江堰市人、山、水、道、熊猫在这座城市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