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曾经化名邓炯麟给小报社投稿,还抄袭明代人的诗作?

满清的末代皇帝溥仪从小在宫中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全世界顶尖级的。他的老师,一位是国学大儒陈宝琛,还有一位是来自英国的大才子庄士敦。客观地说,溥仪的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他成年之后,书法水平不错,英文也很棒,至于写诗的水平究竟如何,那就要请各位看官来评一评了。

溥仪曾经化名邓炯麟给小报社投稿,还抄袭明代人的诗作?

溥仪被赶下皇帝的宝座之后,在宫里百无聊赖,到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也就是1921到1922年之间那段时间,他有大把的时间读了不少明清以来的笔记野史、演义、公案小说、除了写文章,对对子之外,他还迷上了写诗。

写好了自己的诗,他还想到要投稿,让更多的人看看,于是就给自己郑重起了笔名,笔名应该有好几个,但他最常用的是“邓炯麟”,意思是“闪光的麒麟”。很可笑的是,报社哪里知道这是曾经的皇帝写的诗?所以很不给面子,溥仪投稿数次都碰了壁。一怒之下,溥仪竟然来了一个恶作剧。

溥仪曾经化名邓炯麟给小报社投稿,还抄袭明代人的诗作?

溥仪书法

他索性抄了一个明朝诗人的三首诗作寄给了当时的一份报纸,名叫《益世日报》,这是一家小报,编辑的水平相对有限,他没能发现这是抄袭的作品,就堂而皇之地以“邓炯麟”的名字给刊登出来了!

溥仪应该是一直憋着偷笑吧?直到数十年后,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披露,少年时在报上发表的三首古诗,全是抄袭明代人作品。好笑的是,这诗不仅蒙骗了小报编辑,连他的老师庄士敦也被蒙在了鼓里。

溥仪曾经化名邓炯麟给小报社投稿,还抄袭明代人的诗作?

庄士敦

庄士敦在他的回忆录《紫禁城的黄昏》里很认真地把溥仪发表的三首诗收入。他还在书中介绍说:“这位化名邓炯麟的诗人,不是别人,而是清朝皇帝,现在我披露出真相,可能中外人士都会为之惊讶。皇帝发表诗作时,年仅十六岁,表现出他才华横溢。”

溥仪自己的诗作发表不了,但是明代诗人的就发表了,这说明当时的小编也还是识货的,那溥仪的诗文水平到底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他曾经写过的两首诗。

溥仪曾经化名邓炯麟给小报社投稿,还抄袭明代人的诗作?

1934年3月1日,溥仪在长春第三次登基为帝,就是所谓的伪满康德皇帝。登基典礼过后,1935年4月,溥仪亲往日本回拜裕仁天皇,以示“日满亲善”。访日途中,溥仪诗兴大发,就写下了两首被人称之为“马屁诗”的诗。

第一首是四言绝句:

海平如镜,万里远航。

两邦携手,永固东方。

溥仪曾经化名邓炯麟给小报社投稿,还抄袭明代人的诗作?

溥仪和婉容在宫里玩相机

第二首是七言绝句:

万里雄航破飞涛,碧苍一色天地交;

此行岂仅览山水,两国申盟日月昭。

诗的水平究竟如何?看官里高人多,请不吝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