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牛便血用中藥方劑精選

牛便血是牛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又稱出血性腸炎,是大便帶血的一種疾病,不論年齡大小,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夏、秋兩季較多見,有兩種,便前下血鮮紅者(實症)為腸導致,便後下血(虛症)為髒毒導致。

一、牛便血的原因

1、外感風熱,肺受其邪,下移大腸,熱傷腸路,血溢脈外,淤注腸中,隨便而下。

2、勞役過度,飼養不善,致使脾虛而不能統血,血不歸經,溢於脈外,下注於大腸,隨糞而出促成其病。

二、中藥方劑推薦

方1

處方:荊芥炭30克,枳實(炒黑)45克,側柏葉(炒黑)60克,地榆炭30克,槐米(炒黃)30克,白礬(細末)75-125克,豬苦膽2-3個。

用法用量:前5味藥混合研成細末,用開水沖泡後加入白礬和豬膽汁攪勻,候溫灌服。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應用:用該方治療牛便血,一般用藥1次即可痊癒,病程較長的連服2次即愈。

方2

處方:鮮魚腥草500克,鮮車前草500克,鮮側柏葉400克,鮮仙鶴草400克,鮮辣蓼草400克,鮮馬齒莧500克,鮮鳳尾草500克。

用法用量:洗淨切碎,置石臼中加入食鹽25克搗爛,兌清水5000毫升,自飲或一次性灌服。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止血。

應用:用本方治療牛便血癥效果較好。在流行季節和流行地區,每頭牛10-15天1劑可預防。

方3(四黑散)

處方:黑梔子60克,黑地榆60克,黑山楂100克,黑乾薑6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量視牛體大小酌情加減。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應用:用本方治療牛便血31例,治癒29例,治癒率達93.5%。脾虛者加土白朮60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