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小故事:隔山丟

軍旅小故事:隔山丟

張大強是個新兵,被分到了邊防連的突擊班當炮兵。張大強本以為自己能用上火箭筒,等他滿懷激動地到了班裡,才知道他這炮兵玩的是“隔山丟”。

說起“隔山丟”,好多人不知道是啥,其實就是迫擊炮。迫擊炮因為發射後彈道弧度大,能隔著山將炮彈丟過去炸敵人,所以俗稱“隔山丟”。看著矮墩墩的小鋼炮,張大強很失落。

隔山丟再小,好歹是門炮。張大強不情不願地跟著班長學習迫擊炮的操作,卻總是提不起勁來。

幾天後突發的一場遭遇戰,改變了張大強的看法。這場戰鬥令他終生難忘,他真正見識到了隔山丟的厲害。

本來那天是實彈拉練,一大早,天上下著雪花,北風怒吼,班長帶著張大強他們幾個按照實戰要求,到山區進行五公里越野拉練。

進到大山腹地,再往前一公里就到達邊境了。這時,毫無徵兆地響起了槍聲,空氣彷彿頓時凝固了起來。

班長趕緊指揮大家就地隱蔽,然後迅速檢查槍彈,進入戰鬥狀態。

開槍的是一小撮翻越雪山過來的暴恐分子,他們本想借著惡劣天氣的掩護,找一條偏僻的小道潛入境內,誰料遇到了拉練到此的張大強他們。走在最前面的一個暴恐分子經驗不足,驚慌失措之下搶先開槍射擊。

班長用望遠鏡觀察了一下,暴恐分子有幾十個人,人數是他們的好幾倍,形勢非常不利。班長呼叫了最近的部隊前來增援,但要等很長時間,這麼惡劣的天氣,直升機也無法過來支援。如果貿然撤退,被敵人追著屁股打,傷亡會更嚴重。

班裡的兩個火箭筒手一個在哨所值班,另一個去團裡彙報表演還沒回來。現在,他們只剩下一門隔山丟,火力明顯不足。

班長拍拍張大強的肩膀,說:“沒事,有隔山丟,老子就能讓這夥人把命丟在這裡!”

班長冷靜地把大家分成三個戰鬥小組,他和張大強一組,除了用突擊步槍打擊敵人外,他們帶著的隔山丟是唯一的重火力。其餘兩個小組分佈在他們兩側,每組三個人,各有一挺輕機槍。這樣,三個小組呈犄角之勢,可以互相火力支援,固守待援。

暴恐分子察覺到解放軍人數有限,膽子頓時大了不少,居然發起了猛攻。班長指揮張大強沉著應對,接連發射幾炮,都命中了暴恐分子的重火力點。

之後,敵人躲進一處隱蔽的壕溝裡,不斷朝外射擊。敵人氣焰囂張,不時地射擊挑釁。

張大強恨得牙癢癢,小聲埋怨道:“現在是關鍵時刻,可咱們只有這門小鋼炮,怎麼打得過他們?”班長喊張大強前來幫忙搭建迫擊炮的發射陣地,他一邊架炮,一邊說:“小子,看清楚了,現在敵人所在的地方是火箭筒射擊的死角,就算我們今天帶了火箭筒,也沒法打中。火箭筒不行,迫擊炮行!你不是一直瞧不上隔山丟嗎?這次我讓你開開眼!”

說著話,班長校正了炮位,瞄準位置,然後讓張大強填彈。隨著班長的“預備——放”,張大強一鬆手,炮彈滑進炮管,就聽“轟”的一聲,迫擊炮彈成功發射,帶著優雅的曲線,像長了眼睛似的,直接落進了敵人隱藏的壕溝裡。隨著爆炸聲響起,敵人頓時哭爹喊娘,亂作一團。

敵人手裡有一枚火箭筒,他們帶著火箭筒,找到一個暗處,暫時隱蔽起來,不時朝張大強他們的陣地轟擊,彈片亂石紛飛,有幾個戰士受了輕傷。

關鍵時刻,班長讓張大強卸下了迫擊炮的底座,自己扛上炮管輕裝前進,張大強揹著僅剩的三發炮彈,跟在班長後面,迅速迂迴到敵方火箭筒的射擊死角處。

張大強氣喘吁吁地問班長:“班長,沒有底座,炮身不穩,怎麼發射?”

班長不作聲,看了幾眼地形,又悄悄探頭觀察了對方的火箭筒炮位,轉身讓張大強準備裝彈發射。

只見班長左手伸直,緊緊地握住炮管,稍加調整瞄準,右手接過張大強遞過來的炮彈,熟練地裝進炮管。炮彈瞬間擊發,準確命中了敵方火箭筒炮手藏匿之地,將對方連人帶炮炸飛。爆炸引發了敵人身邊的幾顆火箭彈爆炸,頓時給了他們近乎毀滅的打擊,十幾個暴恐分子被當場炸傷、炸死。

張大強吃驚地大張著嘴巴,沒想到班長還有這一手,能用手臂來充當迫擊炮的底座。戰鬥間隙,他給班長比畫了一個點讚的手勢。班長撇撇嘴,說:“這算啥,這種打法只要是個老手都會,你小子好好學著點!”

暴恐分子邊打邊撤,剩下的殘兵敗將藏進了山腰的一個天然山洞,困獸猶鬥。

最近的一個巡邏小隊急行軍趕來增援了,可惜,他們也沒有火箭筒。迫擊炮對這種山洞沒法直射,根本無法解決敵人。

天色漸漸暗下來,增援的大部隊還沒趕到,敵人利用地形將他們壓制在山腳下,雙方形成了對峙。

班長忽然問身邊的張大強:“小子,敢不敢扛著迫擊炮筒打直線瞄準?”

張大強說:“敢是敢,可是,水平扛著炮管,炮彈無法下滑強迫擊發,怎麼打?”

軍旅小故事:隔山丟

班長詭異地一笑:“只要你敢扛就行,裝彈我來!”隨後,班長命令機槍手和狙擊手瞄準敵人的洞口,他一下令就密集開火,不用節省子彈,確保兩分鐘之內敵人無法還擊。

大夥兒很納悶,來增援的小隊長也勸班長沉住氣,固守待援為好。班長看著越下越大的雪花,搖搖頭,說:“天色一旦暗下來,利於敵人逃跑不利於我們追擊,待會兒你們只需給我們足夠的火力掩護,剩下的,就瞧好吧!”

班長帶著張大強隱蔽前進到敵人對面一處山坡的大石頭後面,他讓張大強近似水平地扛著炮筒,炮口稍微向上仰,瞄準敵人藏身的洞口,炮管尾部抵在後面的山壁上。做好了隱蔽射擊的準備,班長又做一個射擊手勢,下面待命的機槍、步槍一起集中朝洞口開火,敵人暫時被壓制得無法還擊。

趁敵人無法還擊的間隙,班長一躍而起,單手將早就準備好的炮彈塞進炮口,這時,班長手裡多了根用樹枝做的細木棍,只見他用米把長的細木棍,用力將炮彈向炮膛深處推去。

隨著班長手裡的細木棍迅疾抽出炮管,炮彈滑進炮膛深處,撞到尾管上的撞針擊發。張大強用人力緊緊固定住的炮管傳來一陣震顫,炮彈呼嘯而出,直往敵人藏身的洞口而去。接著,傳來了一聲爆炸,洞內敵人幾乎被全部殲滅。

張大強興奮地大喊一聲:“班長,神了!你居然讓迫擊炮變成了火箭筒,我徹底服了!”

山下的戰士們趁機衝上山去,進入山洞,幾個沒死但已被炸蒙的敵人,都被生擒活捉。

往回走的路上,張大強崇拜地對班長說:“班長,你咋那麼厲害,你這招式跟誰學的?”

班長很淡定地說:“小子,有空得多學學軍史。抗日戰爭時,晉察冀的八路軍部隊就用過這種救急的法子,用迫擊炮平射端過鬼子的炮樓……這炮叫隔山丟,可老一輩的好做法不能丟啊!”

風雪之中,張大強扛著迫擊炮,走得雄赳赳氣昂昂。(文/劉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