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带给鲁国人民的暴行!

大家好,我就是上不知天文,下不晓地理的幺幺龙。

有句话“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字面意思理解为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后来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这里,我给大家来讲一讲庆父究竟做了哪些坏事!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带给鲁国人民的暴行!

图片取自网上,感谢原作者——庆父?

庆父是鲁庄公姬同的弟弟,鲁庄公还有两个弟弟:叔牙和季友。因为自己的身份尊贵,所以庆父为人嚣张跋扈,拉拢党羽,并且致力于谋朝篡位的“反革命行为”。这一情况被鲁庄公看在眼里面,却没有加以制止。

“庄公选君”——鲁庄公临终之前,在选择继承者上很是为难。夫人哀姜没有生子,哀姜之妹叔姜生了公子启,而爱妾孟任生了公子般,另一妾成凤生了公子申。因为隐约知道了庆父与自己夫人哀姜有染,所以他没有征求庆父的意见。而叔牙被庆父拉拢,所以极力推荐公子启。多亏季友深明大义,推崇公子般,鲁庄公也倾心于公子般。于是,鲁庄公遗诏立公子般为国君。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带给鲁国人民的暴行!

图片取自网上,感谢原作者——鲁庄公

“庆父弑君,两年两次”——鲁庄公驾崩后,季友毒死叔牙,以此来孤立庆父,才使得公子般登上王位。不过,庆父又岂会甘心,他与哀姜谋划了弑君计划,除掉新君,拥立公子启。机会到来,般去吊唁其外公的时候,庆父发动政变,公子启顺利登基,称作鲁闵公。般在归途之中,被庆父埋伏的杀手截杀。这时,季友知道情况不对,赶紧带着公子申逃出齐国。因为鲁闵公年纪尚幼,所以庆父掌权,在鲁国为非作歹,擅杀忠臣良将,欺压良善。第二年,庆父杀掉了闵公,自立为国君。

“桓公动怒,难逃一死”——鲁闵公一死,齐国的齐桓公坐不住了。因为哀姜和叔姜是齐国公主,闵公是他的外孙。外孙被杀,自己又是中原霸主,岂能坐视不管。于是他就派人去查看情况,得出了著名的“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的论断。连杀两位国君,祸乱朝堂,庆父的暴行激起鲁国人民的怨恨。在听闻齐桓公要动手后,鲁国人就纷纷反抗庆父。这时,流亡于外的季友拥立公子申而归,得到鲁国人民的响应与支持。庆父慌忙之下逃到莒国,又被季友买通莒国,于是庆父被押回鲁国。庆父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于是选择自尽!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带给鲁国人民的暴行!

图片取自网上,感谢原作者——哀姜

庆父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恶人,杀了两位国君,祸乱鲁国内政,致使百姓受苦,民不聊生,可以说是死有余辜!

在这里,幺幺龙送给大家一句话:唯多行善事,方少有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