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中国教育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成语典故,出自《左传·闵公元年》,意思是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齐桓公派臣下仲孙湫(qiu,第一声,意为水潭,)去参加鲁庄公的葬礼,顺带考察鲁国的国政。返回齐国后,齐桓公问他鲁国的情况,他做了如此精辟的见解。

中国的教育的最大障碍,头号敌人,就是父母的焦虑,这个焦虑,就是父母心中的“庆父”。这个焦虑不除,孩子的灾难不已,中国教育的灾难不已。

那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焦虑呢?有!就是把中国文化静定修养和现代西方心理学结合。

“崖山之后无汉人,满清以后无华夏”,这也许是一个偏激的中国人类学、历史学观点。但是,我们这个五千多年的民族,发展到今天,确实饱受战争、饥饿等天灾人祸的侵扰。这些痛苦,一代一代以“教育”的方式传承着。这种痛苦,在西方后现代心理学里被称为“集体痛苦之身”。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道理吗?不是!不是道理,又如何传?道,就是儒家讲的“格物致知”的“知”。这种知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一个人智慧的源泉。

知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在精神上给自己无条件的安全感。在这种知性的指引下,不断反省、反思、反观自己,自然就学会了做人做事。今天的教育,是为了获得一个好文凭,找一个好工作,只能算是授业,其功效,远不如传统的农、工、商师徒相授的模式来得直接。如果不认识道(一个人本有的知性),不能做到学问上的一通百通,就很难做到根本上的解惑。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里讲得很清楚,但如何进行?

现象是“物”,现象的背景是“知”;检查自己的价值观和情绪取向是“正心”;做真实的自己是“诚意”;利人,或者利人的同时利己是“修身”;不给家里人增添痛苦继而解决家人的痛苦是“齐家”;推而广之就是“治国平天下”。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格物致知”,物如何格?知如何致?闵子轩先生通过十数年中国文化静定修养和教育经验,结合过去长期从事的体验式学习经验,特创“镜相观心”之体验式学习方式,让格物致知这个自古以来的难题迎刃而解!当家长在“致知”方面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就会远离焦虑,重新发现孩子潜在的成长动力,给孩子最恰当的支持。

闵子轩先生将在2018静坐读书会分享这一重要的创新性的学习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