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庆父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庆父

“庆父不去,鲁难末已”,这句话出自《左传·闵公元年》, 意思是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从这一句话里就能看出庆夫这个人对鲁国的危害。

庆夫是春秋时期鲁国鲁庄公的弟弟,其为人不但贪婪残暴、权欲熏心,而且品行极为败坏,他和他的嫂子,也就是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鲁庄公死时,由于他和哀姜没有子嗣,就立了他宠幸的爱妾孟任生的公子般做继承人。然而庆夫和哀姜密谋,他们想立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儿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

公子般性情温和,老百姓对其很期待。然而他即位不到两个月,庆夫趁他去吊唁去世的外祖父时,派人把他杀了,拥立子开做了国君,子开即鲁闵公。庆夫和他的情妇哀姜过着极度荒淫无耻的生活,他们作威作福,横行无忌,给鲁国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齐桓公听说庆夫的暴行,就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就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庆夫不去,鲁难末已!"

事实果然如此。庆父的私欲不断的膨胀,后来他又自己想做国君,他继续不断地制造内乱,企图混水摸鱼。仅过了一年,他就又杀死了鲁闵公。

两年之内,两任国君被杀,鲁国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中,老百姓对庆夫恨之入骨,杀死他的呼声非常的高。

消息传到庆夫的耳朵里,他知道自己在鲁国已经无法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国。

鲁僖公继位后,他非常清楚,庆父如果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

莒国国君就让人遣返庆夫。

庆父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回到鲁国决没好下场,便在回国的途中自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